史密斯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这些读者的热情,似乎远超你的预期?”
陈逸风没有立即回答,他的目光落在窗外的人群身上。这些人中,有的是饱读诗书的文人,有的是朝廷命官,甚至还有几位身着华服的贵族子弟。
此时的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笔下的这本《域外见闻》,将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掀起怎样的波澜。
门外的呼喊声越来越响亮,夹杂着争论声、赞叹声,甚至还有人开始朗诵书中的段落。这些声音汇聚在一起,仿佛在预示着某种变革的序幕正在缓缓拉开。
醉月楼内烟雾缭绕,檀香袅袅升腾。大堂里衣袂飘飘,觥筹交错间尽是文人雅客的高谈阔论。
一名身材修长、气质出众的青年男子步入大堂,刹那间所有的喧嚣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这位不速之客身上。
“那不是最近京城盛传的"西学大师"陈逸风吗?”有人低声议论。
“听说此人学识渊博,对西洋之事了如指掌。”
“呵,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
陈逸风面对众人的打量,神色从容。他缓步走到一处空桌前坐下,随手拂去桌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楼中莺莺燕燕闻讯而至,争相献媚。这些小脚女子涂脂抹粉,浓妆艳抹,哪比得上后世那些自然健康的美人?陈逸风暗自摇头,目光在堂内扫视。
不多时,一群文人学士便围拢过来。他们中有朝廷命官,也有寒门学子,此刻却都带着求知若渴的神情。
“陈先生,”一位身着绸缎的年轻举人迫不及待开口,“听闻您精通西洋史事,不知可否为我等解惑?”
话音刚落,更多的问题便如潮水般涌来。
“是啊,我一直不解,西班牙的恩里克王子天资卓绝,为何最终没能登上王位?”一个戴着墨玉扳指的书生追问。
“还有郑和下西洋,时值大航海时代,明朝为何没能像西方列强那样开拓海外?”另一人附和。
陈逸风正要开口,一声不屑的冷哼打断了他。
“一派胡言!”
人群自动分开,露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此人身着翰林院官服,三缕长髯随着怒气微微颤动,正是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