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子生产队的办公室里,四个身影围坐在一张老旧的方桌前。烟雾缭绕中,他们正等待着新来的知青们。
林铁军端坐在主位上,四十来岁的年纪,腰板挺得笔直,眼神锐利。那股子军人气质即便是脱下军装多年,依然未曾褪去。他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显示出几分不耐。
“这些知青来得也太慢了。”林铁军皱眉看了眼墙上的挂钟。
韩大山倚在竹椅上,一手夹着烟斗,不紧不慢地吸着。烟雾在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庞前盘旋,遮掩不住眼角的笑意。“着什么急?年轻人嘛,总得给点时间适应。”
高长征坐在一旁,时不时瞥向门外。这个年纪轻轻就当上副队长的年轻人,据说是靠着县里的关系上位的。此刻他正不停地用手指摆弄着桌上的茶杯,眼神闪烁。
方有福的身材略显富态,作为生产队的会计,他手中掌握着大家的命脉。此刻他正低头翻看着账本,粗短的手指在纸页间来回翻动。
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孙光领着一群年轻人走了进来。办公室顿时变得拥挤起来,年轻人们身上带着城市特有的气息,与这间充满土腥味的办公室形成鲜明对比。
“林大队长、韩书记、高队长、方会计。”孙光笑着打招呼,“我把知青们都带来了,他们想预支些粮食。”
林铁军站起身,脸上的表情依然严肃。“欢迎你们来到长岭子生产队。”他的声音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这里不比城里,要吃饭就得干活。”
方有福放下手中的账本,从抽屉里取出一本登记簿。“来,排好队,一个一个来。”他的声音带着几分公事公办的味道。
韩大山又深深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一个烟圈。“可以预支三个月的粮食,不过要用工分来还。”他意味深长地看着这群年轻人,“要是干不出工分,可就要饿肚子了。”
这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激起阵阵涟漪。知青们顿时慌了神,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人脸色发白,有人低声嘀咕,还有人不安地搓着手。
“别着急。”韩大山笑眯眯地说,眼睛眯成一条缝,“有钱也可以买粮。”他顿了顿,“不过要看表现。要是表现不好,有钱也不卖给你们。”
林明远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