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做他乡遇故知。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一封家书就像是一剂良药,能治愈所有的思乡之苦。
油灯的光芒在屋里摇曳,照亮了两个年轻人低头看信的身影。窗外,蛐蛐的叫声此起彼伏,仿佛在为这温馨的画面伴奏。
邮包里的东西一件件摆在桌上,林明远的手指轻轻拂过每一件物品,仿佛能触摸到家人的温度。
板鸭被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猪蹄油光发亮,一看就是精挑细选的好货;布鞋是新做的,针脚细密整齐;工作服、毛衣、棉裤、棉袄,样样俱全,每一件都透着家人的牵挂。
“这么多东西”林明远翻动着棉袄,从口袋里摸出一百块钱时,喉头一紧。
钱是新的,一看就是特意去银行换的。林明远能想象到母亲去银行排队换钱的情形,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小心翼翼地将钱塞进棉袄口袋。
孙巧玲凑过来看:“哇,你家也太有心了!”她拿起毛衣抖开,“这毛衣真好看,肯定是阿姨亲手织的吧?”
林明远点点头,目光落在毛衣上。针脚均匀,花纹精致,一看就知道费了不少工夫。他记得母亲的眼睛不太好,织毛衣时总要把脸凑得很近。
“你妈妈真疼你。”孙巧云站在一旁,语气里带着羡慕。
林明远从信封里取出信纸,母亲的字迹歪歪扭扭:“远儿,听说山里冷,妈给你织了毛衣,你要记得加衣服。猪蹄是你爱吃的,让你姐妹俩一起尝尝”
“咳。”林明远清了清嗓子,将到嘴边的哽咽压下去。他小心翼翼地将信纸折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
“家里寄了这么多好吃的,今晚咱们改善改善。”他拿起板鸭和猪蹄,冲孙家姐妹晃了晃,“正好尝尝我们那边的味道。”
孙巧玲眼睛发亮:“真的吗?我还没吃过你们那边的板鸭呢!”她凑近闻了闻,“好香啊!”
“要不留着以后吃吧。”孙巧云皱眉道,“这些东西不容易寄来。”
“不用留,今天就吃。”林明远笑着摆手,“山里野味多着呢,以后有的是肉吃。再说了,这是我妈特意让咱们一起吃的。”
孙巧云还想说什么,但看到林明远坚持的样子,只好无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