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两口子。
都知根知底。
一看闫阜贵这般表情,三大妈就知道闫阜贵嫌弃自己没抓贾家的猪肉。
她心里也在泛着懊恼。
居然忘了过手油这道理。
手抓着贾家的猪肉狠狠掐一把,手上全都是油,回到屋,用棒子面把手上的油脂沾下去,在用这沾满油脂的棒子面做窝头,等于有了油水,窝窝头的档次瞬间提高了不少,要是在狠狠心,手指甲缝隙都能扣下少许的肉,闫家能吃一顿油汪汪的荤菜。
贾家花钱买肉,闫家跟着过手油。
想想都兴奋。
这么重要的一件事,三大妈把它给忘的一干二净。
过分了呀。
“他爹,我糊涂了。”
“别说话了,吃饭吧。”
闫阜贵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三大妈嫁给他这么多年,省钱的诀窍,还是没有掌握。
“爹,咱聊着贾家的猪肉,也等于吃了荤菜。”
看着说话的三儿子,闫阜贵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欣慰。
这孩子,真闫家的种,抠门算计的性格,镶刻在了骨子里面。
不愧是他闫阜贵的好儿子。
点了点头。
一家人想象着贾家炖猪肉的味道,开始来所谓的大吃特吃。
贾家的屋门,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关严实。
秦淮茹坐月子,家里动荤锅,怎么也得避讳一二。
也是沾了六根的光,这尼玛要是易中海两口子在,要是聋老太太在,院内的街坊们改善生活,都要关严实门窗,一旦传出少许的荤腥味道,被易中海两口子闻到,被聋老太太嗅到,当场给你扣个大不敬的帽子,说你不尊老。
养老团覆灭,街坊们也能大大方方的改善生活,不用再像之前那样偷偷摸摸。
街坊们都知道贾张氏割肉给秦淮茹改善生活,补充营养。家里有小孩的人家,都把孩子喊到了自家,死活不让小孩出去。
吃饭不串门,这是规矩。
也只有四合院同人文中贾家的孩子才会在别人家改善生活的时候登门,后面引出所谓的登门借肉,还堪比脸盆大的大海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