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圣教。
圣教贼首杨奇伟有神鬼莫测之威能。
总之,很难对付。
一开始,王介之倒也不曾在意。
当今天下,起义的百姓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陕北那些义军,不是号称拥兵二十万吗。
为了对付陕北的义军,朝廷甚至连北方边军都调动了。
河南临近陕山,受到陕山影响最大,有人起义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
可当王介之看到圣教的宣传单,瞬间被深深吸引,不禁对文章作者惊为天人。
那份宣传单上提到的思想,以及对国家的思考与解析,宛如一道曙光,为他打开了全新的天地,全新的世界。
之后数日,王介之仿若着了魔一般,废寝忘食,日日夜夜沉浸其中。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反复咀嚼。
最终,他毅然决定北上!
只是家中父母尚在,王介之虽然已经打定主意,此时面对父亲,还是不免有些紧张。
若是王朝聘拒绝,他真不知自己应该如何应对,是听从父亲的话,还是一意孤行。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空气都似乎凝固了。
王朝聘深深地叹了口气,那声叹息仿佛承载了他半生的无奈与感慨。
而后,他语气温和地说道:“罢了,你既然已经有了决定,那便去吧。”
“啊~~~”
王介之没想到父亲答应得如此痛快,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错愕,随即惊喜之色溢于言表。
他嘴角上扬,欢喜道:“多谢父亲,我还以为~~~”
说到这里,王介之忍不住笑了起来,那笑容中满是如释重负的轻松。
王朝聘面带微笑,眼中满是对儿子的理解与期许:“父亲虽然年迈,但不糊涂。”
“大明~~~”
说到这里,王朝聘冷冷地笑了起来,那笑容中带着一丝嘲讽与不屑。
天启六年,王朝聘国子监毕业,因刚正不阿,拒绝贿赂选官,被罢选返乡。
崇祯四年,也就是今年。
他在京城又一次拒绝权相温体仁党羽索贿,气愤之下当场撕毁荐贴,再次黯然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