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洒在长春宫的琉璃瓦上,折射出斑驳的光影,房间已布置好,谢知意坐在东厢房的暖阁里,手中捧着一卷书,看似在专注阅读,实则心思早已飘远。
霜降在一旁轻声问道:“贵仪,陛下今日仍未宣召侍寝,可要奴婢去打听打听消息?”
谢知意放下手中书卷,微微摇头,“不必了,这后宫之事,知晓得太多未必是好事。”
连续两天侍寝,风光是风光,可这份荣宠背后,往往伴随着难以预料的危机。
在这后宫之中,盛宠极易招人嫉恨。
霜降见自家主子如此淡然,没再多言,拿起茶壶,为谢知意添了盏茶。
与此同时,太和殿一片和乐融融之象。暖烘烘的日光,透过雕镂精致的窗棂,洋洋洒洒地铺陈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
身着明黄龙袍的萧浔,闲适地靠坐在御座上,面上带着几分饶有兴致的笑意。下首,刚从海外归来的海道副使袁锴,身姿挺拔如松,与一众朝廷重臣错落而立,正就开放海岸这桩于国于民皆大有裨益之事,展开热烈商讨。
袁锴双手稳稳展开一幅绘制精详的海图,其上海域、岛屿、航线,皆密密麻麻,标注分明。
他言辞滔滔,向众人详述海外贸易之巨利:“陛下,微臣此次出海数月,虽所涉国度未广,然已亲见海外诸国之盛景。彼处金银如山积,奇珍异宝充斥闾阎。”
“若我朝开放海岸,与诸国通商,以我朝精妙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必能易来海量真金白银。如此,国库充盈可期,百姓亦可因贸易之利,尽享富足。”
“沿海之地,定呈千帆竞发、百业兴旺之象。且开放海岸后,诸多行业皆可带动。”
“造船业得以大兴,广募工匠,打造更为坚巨之海船,既可充作贸易商船,又能壮我朝水师之威。码头营造、货物装卸、仓储管理等业,亦将蓬勃兴起,吸纳无数劳力,解沿海百姓生计之困。”
“再者,贸易往来可促文化交流,使我朝先进文化远播海外,亦可引入他国新奇工艺与思想,令我朝愈发昌盛。”
话音方落,蜀王萧淙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袁副使之言,切中时弊。开放海岸,于国于民皆有大利。我朝物阜民丰,正可借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