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 > 第38章 非遗的赛博重生(1/3)
    【中国有哪些正在消失的非遗,通过互联网传了下来?】

    “非遗好归好,但是有的时候消失也算是正常。科技进步自然会淘汰一些过时的器物,而国家对非遗更像是在续一口气。”谢光阴锐评,非遗能活下来,当然得与时俱进,而互联网就是最佳的传播媒介。

    【真复活的还得是打铁花。

    毕竟是真的在旅游的时候看过很多景区都会有限时的打铁花表演,而这种表演成了常态。

    也就是意味着存在不少的一批人靠打铁花的表演挣钱了,吃上饭了。

    这才是能长久活下去的基础。

    很多非遗在线上的复活,仅限于流量高的几个头部吃了,而且很多时候都是看个热闹,没有实际的付费。

    对整体行业来说意义有限,只有线下的,有消费普及,很多人靠这个吃上饭了的非遗,才是真的复活。】

    是这样的,谢光阴赞同。

    小时候从来没见过什么打铁花,第一次了解还真得靠互联网,而现在什么景点大多都会在某些时间段设置打铁花的演出。非不非遗其实是次要的,主要是打铁花真的很好看啊。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打铁花再好看终究还是抵不过岁月悠长,四时之景不同往昔,而借互联网这无形伟力再放荣光,属实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哟。”

    辛弃疾打趣道,眼前正是如星子绽放的一朵朵铁花。

    [豫剧算是比较有代表性。本身戏剧在很多年轻人印象里,只停留在书本上,就算是自己家乡的戏剧,也是在有点模模糊糊的印象,可能小时候有听过而已。

    现在看这种借互联网抽象风+描描狗狗可爱又夸张化的表情语言+豫剧经典的唱腔唱法,有点极度反差在里面。

    相较于小时候听不懂只听腔调,现在这种可爱的猫猫狗狗形式让人更容易关注内容,也能让戏剧的剧情、内容表现的更加充分,发挥了戏剧那种表现生活的特点。]

    借这种形式打入年轻人圈子,也算是让年轻人接触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吧。

    “好歹是传下来了。不好,让歹人传下来了。”谢光阴再去b站上重新刷了一遍《铡美案》的视频。

    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