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以身殉国罪减一等?]
唐太宗思索了一会道:
\"朕尝观隋炀帝时,来护儿江都死节,其子仍遭流放。今制《擅兴律》:“主将守城,为贼所攻,不固守而弃去者,斩”。
“然若力战而亡,当录其忠勇,罪止其身,此所谓“劝忠义而儆懦夫”之道。”
“他都以身殉国的了,还追究责任不是让人寒心吗?”谢光阴细想感觉也不对,还是不够准确。
为什么下意识就觉得以身殉国之后,就可以暂且搁置了呢?
[以身殉国是最高等的死法,崇祯以身殉国硬生生的把明朝拔高了好几个维度。那么多亡国之君名声一个比一个烂,但是崇祯除外]
“额,要不是有猪骑朕,大明还能再往上拔好几个档次。”
“崇祯自挂东南枝,相当于表明一个态度,是我无能,不是我不想!这才是一代王朝将顷君王该有的态度吧。”谢光阴一想到作为对比的徽钦二皇帝到底是怎么忍受那么大的屈辱还没自杀的?
早点死了多好啊,还能有个完美的收场。君王有君王的骨气和死法,中华五千年就是不理解宋朝这些怂包,为什么不死?
不愧是挫宋,没什么好说的了。
西楚霸王项羽倒是有所共鸣:
\"垓下别姬与煤山殉国,何其相似!只是当年若听亭长劝渡江东,未必不能卷土重来。这崇祯若南迁应天,划江而治,大明国祚或可延续百年。\"
“但他还是做出了像我一样的选择。苟延残喘的活着,不如挺直身板迎接死。”他深叹了口气,此时的他早已魂归故里,回到了江东那个至死也未曾踏足的地方。
提及明朝,天幕倒是特地单开了权限,深入分析了明朝灭亡的原因,得到的却是朱元璋、朱棣等的暴怒。
“来天幕,给我单开个门,我要看看我的好子孙们究竟是怎么嚯嚯这个江山的?”
天幕也识趣的很,立马就开了明朝各代的小窗,原本同样痛惜大明没了的帝王们,看着祖庙里供着的老祖宗朱元璋出现在天幕上。
鹰眼一扫,吓的子孙们老老实实的收回了原本摆出的架子,准备挨训。
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