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完持久,那后面该怎么战?
具体分三步,第一阶段战略防御,这阶段日本进攻,中国防守。
但防守并不代表是单纯的忍受进攻,而是要通过运动战,游击战,消耗战等方式,不断的利用敌人在进攻时产生的漏洞去消耗敌人,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这一阶段必然困难,甚至会丢失大片土地,但它是为后来的反攻积蓄力量。
在论持久战》发表后,持速胜观点的人就反驳较远,说打了又撤,岂不是白打?
教员早料到会有这种声音,在文中幽默的回:
“吃饭于前又拉屎于后不是白吃了吗?睡觉以前又起床,以后不是白睡了吗?”]
孙子被逗乐,这样诙谐幽默但确确实实是真理,不由得开口称赞:
\"善哉!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敌攻我守之际,恰如九地之变,当以虚实相生。昔吴伐楚,三战三退而终克郢都,正合此道。\"
\"后生所谓"白吃白睡"之喻,恰似春种秋收之道!\"
\"昔年越人伐吴,吾教夫差退守笠泽。三百战船白日擂鼓夜半回撤,勾践追来便如饿犬扑影——\"
\"待其追兵三渡而力竭,八千精甲从震泽芦苇杀出时\"
\"看!这"拉出去的屎",可不就化作明年稻秧的肥?\"
炭火明灭间孙膑的脸明明暗暗,枯瘦的手指划过舆图,木轮车轧过青砖的声响似战车辚辚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不!”他想起桂陵道上佯败时,我军辎重车辙深七寸,灶坑余灰尚温……\"
\"庞涓看到的灶数递减是士气涣散,我看的却是他贪功冒进的蹄印。\"
他身体仿佛又有了无穷大的力量,手指沾水便画着自己当时的撤退路径:
\"一退,要让敌闻到我营中病马哀鸣;二退,须留半卷作废的粮册在篝火残烬;三退\"
\"当教他们对着空营举火把庆祝时,反被自己的影子惊了马!\"炭盆爆出火星,恰似当年万弩齐发。
\"膑读此论,如见桂陵草木皆兵。今人所谓"不要在乎一城一地",恰合吾"攻其必救"之法——失东阿而取大梁,弃营寨而得庞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