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的童年满是坎坷,6岁那年,母亲骤然离世,这个沉重的打击让他的世界瞬间失去了温暖。而父亲,这位传统的小官吏,满心期望儿子能走上仕途,对米开朗琪罗痴迷绘画的行为极为不满,觉得这是不务正业,会辱没家族名声,常常严厉斥责。
可米开朗基罗对绘画的热爱,就像深埋心底的一团火,越烧越旺。哪怕被父亲责罚,他也会偷偷找机会画画,在墙壁上、石板上,留下自己稚嫩却充满想象力的画作。
有一次,他趁父亲外出,在自家的墙壁上画了一幅小小的风景画,父亲回来后大发雷霆,拿起扫帚就要把画抹去,米开朗基罗死死护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倔强地不肯求饶。
13岁时,父亲拗不过他对艺术的执着,只好把他送到吉兰达约的画室学习绘画。初入画室,米开朗基罗就被这里浓郁的艺术氛围深深吸引。
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第一个赶到画室,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绘画步骤,仔细琢磨色彩的调配和线条的运用。晚上,其他人都休息了,他还在昏暗的灯光下,反复临摹那些经典画作,不断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
有一回,他临摹一幅宗教题材的画作,为了画出天使翅膀的灵动,他反复画了几十遍,手指都因为长时间握笔而酸痛不已。在吉兰达约的画室学习一段时间后,米开朗基罗内心对雕塑的渴望愈发强烈。
机缘巧合下,他进入了雕塑家贝托尔多的雕塑学校。在这里,他仿佛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那些冰冷坚硬的大理石,在他眼中却充满了无限可能。他整日与石头和刻刀为伴,双手常常被石头磨破,满是伤口和老茧,但他毫不在意。
一次,他仿照古代牧神潘恩头像进行雕刻,完成后,他觉得嘴唇部分不够生动,便大胆地将嘴唇凿得微微张开,还添上一排牙齿。这个独特的创意被洛伦佐·德·美第奇偶然看到,洛伦佐惊讶于他的才华,询问他:“你觉得潘恩这样一个老牧神会没有牙齿吗?”
米开朗基罗灵机一动,回答道:“他当然有,只是年纪大了,掉了几颗。”
洛伦佐被他的聪慧和大胆深深打动,当即决定将他认作养子,带入美第奇家族的宫殿。
在美第奇宫殿里,米开朗基罗接触到了大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