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开玩笑。我有办法让小厂起死回生,相关的技术也会带过来。届时小厂不仅不会拖后腿,还会给勃北带来巨大的税收。”
“高级面料需要更多的化工处理,对化工产品的需求也很大。我们在创造新价值的同时,还可以拉动化工产业的发展,一举两得。”
白江波描绘了自己构造的蓝图,把安长林听得眼馋不已。
如果真能像白江波说的那样顺利,勃北市超越京海市也不是没有可能。
安长林思路非常清晰,在洞察到优点的同时,敏锐的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缺点。
第一点是成功的可能性。
据他所知,白江波对纺织业一无所知。
这个行业的专业壁垒不算特别高,但也不像房地产那样可以简单入局。
第二点是失败的备选案。
现在各个小厂赖活着,存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使他们小赚或小亏,拿到补贴后可以赚得更多。
一旦白江波闯入,势必会打破这种平衡。
如果最后得到失败的结果,且平衡又被打破,剩下的烂摊子会比现在的情况更糟糕。
有收益、有风险,收益往往伴随着风险。
安长林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
在现在的位置,他得到的消息非常有限,所以推断起来特别困难。
而且这不是他的职责,他说的也不算话,需要市委书记或市长拍板,其中以书记的意见为主。
“我大概知道你想做什么了?所以你的诉求是什么?”安长林继续问道。
收购是商业行为,白江波想收购纺织厂直接去和工厂老板谈判即可。
现在白江波找上他,应该是有其他的打算,他需要先搞清楚。
“其实没什么诉求,就是想少花点儿钱。我如果直接去找工厂老板,那不是妥妥的冤大头?”白江波耸了耸肩,很是无语地看向安长林。
哪怕那些工厂再烂,哪怕接近倒闭状态,如果白江波自己去商讨,老板绝对会把工厂包装成一个炙手可热的抢手货,狠狠宰白江波一刀。
倒不是说讲不了价,只是谈起来费心劳神,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
还不如直接和当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