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 > 第2章 浪已破,木成林(1/3)
    第二章 破茧

    2004年8月14日 雅典奥林匹克水上中心

    螺旋桨搅动的气流掀起孙五木的衣角,他仰头望着悬停在场馆上方的六旋翼无人机。机腹的摄像头闪着红光,将实时画面传回三公里外的中国代表团指挥中心。

    \"这是国际赛联首次允许航拍辅助训练。\"陈岩调试着手中的平板电脑,全息投影在空中勾勒出赛道的三维模型,\"但记住,真正较量还是在水中。\"

    孙五木的指尖抚过碳纤维桨柄,新型材料特有的蜂巢纹路硌着掌纹。他望向第五航道,澳大利亚队的银色赛艇正在做最后调试,艇尾喷涂的袋鼠图案在爱琴海的阳光下张牙舞爪。

    起航哨响的瞬间,孙五木的背阔肌记忆般收缩。改良型心率带将数据实时投射在护目镜边缘,当他划出第三桨时,ai辅助系统突然发出警报——右桨入水角度偏离最佳值27度。

    \"稳住!\"陈岩的声音从骨传导耳机传来。孙五木强迫自己忽略眼前跳动的红色警示框,鼻腔里却泛起千岛湖那个秋天的铁锈味。三百米处,他忽然关闭了护目镜的ar功能。

    世界突然安静下来。只有浪花拍打艇身的节奏,还有搭档周立阳带着河南口音的报数声。当最后五百米的风迎面撞来时,孙五木感觉后颈的汗水正顺着脊柱流进腰带,那里别着父亲留下的指南针。

    电子计时器定格在6分08秒72时,看台上爆发的欢呼声震落了无人机螺旋桨上的水珠。孙五木望着记分牌上跃升的五星红旗,突然发现金牌的重量比想象中轻——就像那年亚运会溅进眼眶的湖水。

    ---

    2010年11月12日 广州亚运村智能训练馆

    液态金属在培养舱中缓缓流动,逐渐凝固成桨叶形状。孙五木隔着防护玻璃观察材料分子结构的实时模拟图,突然被身后清亮的女声打断:\"孙指导,量子计算机的模拟结果出来了。\"

    二十三岁的林雪薇递过全息平板,马尾辫上的运动发带还印着\"八一\"字样。这个清华大学运动工程学博士,三个月前刚特招入伍就刷新了全队体能测试纪录。

    \"新型桨叶在湍流中的阻力系数比传统材料降低19。\"她点开流体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