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之后,张无忌、宋青书、周芷若和常遇春一行人便一同前往蝴蝶谷。沿途的风景宜人,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潺潺的溪流声回荡在山谷之间。然而,众人心中都因常遇春的伤势而略显沉重。常遇春伤势未愈,急需胡青牛医治,毕竟他的伤势已经拖延了一些时日,若再不妥善治疗,后果不堪设想。而宋青书和周芷若则是陪同张无忌一起学医。宋青书深知张无忌对医道的天赋,希望能在这蝴蝶谷中学有所成。
胡青牛虽然性格孤僻,平日里总是独来独往,对旁人的事情不太关心,但对常遇春的伤势却尽心尽力。毕竟常遇春是明教中人,胡青牛作为明教的医者,自幼便受教于明教的传统,秉持着为教中人服务的信念,自然不会推辞。他先是仔细地查看了常遇春的伤势,眉头紧锁,随后便着手准备了各种药材。他手法娴熟,将药材一一处理妥当,开始为常遇春诊治,每一个步骤都尽显专业与专注。
而对于宋青书和周芷若,胡青牛本就觉得他们与明教并无太多关联,不过是沾了张无忌的光才来到这蝴蝶谷。所以,他也就懒得理会,任由他们直接住下。
张无忌每日都早早地来到胡青牛的居所,全神贯注地跟随他学习医术。胡青牛见他天资聪颖,且对医道有着浓厚的兴趣,便也倾囊相授。张无忌没有辜负胡青牛的期望,他每日都刻苦钻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短短数日,他已能辨识许多药材,在看到药材时,他能迅速说出其性味、功效,而且对基础的医理也有了很好的掌握。胡青牛虽嘴上不说,心中却对这位少年颇为赞赏,觉得他日后或许会在医道上有所建树。
一日,阳光明媚,胡青牛正在为张无忌讲解针灸之术。他一边说着,一边仔细地演示着针法,每一针都仿佛注入了他的心血。忽然谷外传来一阵喧哗之声,打破了这宁静的学习氛围。胡青牛眉头一皱,放下手中的银针,冷冷道:“又是何人前来打扰?”
张无忌抬头望去,只见谷口处涌入了数十名江湖人士。他们个个神色焦急,脚步匆匆,身上或多或少带着伤。有的伤口还在流着血,有的则用布条简单包扎着。为首一人抱拳道:“胡先生,我等皆是江湖中人,今日特来求医,还请先生施以援手!”
胡青牛冷哼一声,道:“我胡青牛只医明教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