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越大秦三岁半 > 第114章 白玉豆糕(1/4)
    扶苏这次主要是汇报一下之前他对云阳做的人口普查,和田地丈量结果。

    云阳离咸阳近,人口增长虽然不快。

    但是还是有在增长的。

    在新犁和水车出现后,很多没有登记的耕地,有所增加。

    很多人丁兴旺的农家和小有资产的商户,或全家出动,或雇佣农人帮他们开荒。

    连很多宗亲都开始出动了。

    虽说他目前只调查了云阳一地,但相信这个情况绝对不止出现在云阳一处。

    子婴:。。。。。。

    子婴看到这里梗住了。

    好家伙,大月氏的圈地运动还是个设想,毛都还没开始呢。

    只是更新了一个小小的犁和水车而已,难道大秦的圈地运动要开始了?

    他还想尽快搞出蒸汽机呢!

    提高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大家的生活,让大家吃饱饭,穿暖衣。

    可不是为了迅速壮大私有制的。

    关键他们这开垦的是荒地,是合法的,开了就是他们私有的了。

    商鞅变法特意“废井田,开阡陌”,就是为了激发大家的开荒种地热情,允许土地私有。

    允许土地交易。

    因为这个政策,关中的耕地面积增加了三倍。

    西周的井田制规定,公田和私田是严格分开的,公田由集体共同耕种,收获归国家所有。

    私田则由农户自家耕种,但是土地所有权仍属于国家。

    乍看上去是个不错的政策,国家的运行有公田供给,底层民众也有自己的耕地养活自己。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但好好的政策,配上执行人后,走向就变得不确定起来了。

    皇室和贵族把所有的上田划分为公田,小农和小地主只能分到一些不太好的地段。

    公田的收益虽然归国家所有,但是,耕种还是要分配给普通农户去耕种。

    不是自己的地,种起来当然是没有热情的。

    公田收益往往就不太理想,无法满足国家的开支。

    私田虽然属于农民和小地主自己的,但是还要交沉重的赋税。

    最终能留到自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