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你兄弟二力了,过两天你下山时他给你送去。”
“这着啥急,我也不急用,当时不说了吗,秋后卖了粮再说。您老今天来就是为了这事儿?”老杨笑着说。
李老汉说:“我算了算,别人没欠什么东西和人情,只有你这一份,要不我这心不安生啊。还了我就踏实了。”
“这话说的,咱俩家谁跟谁,不还又能咋的。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您没少给我包米饽饽吃。”
两个人的聊天很愉快,不时一阵笑声。
这时李老汉起来要走了,老杨要送他下山,李老汉说啥不让送,只好送到门口。临走时老杨问了一句:“二叔,这两天我看咱村里有一家家整宿亮着灯,是谁家办事的流水席吗?我这也走不开,要不非得去热闹热闹。”
李老汉听到老杨这么问,身体一怔,摇头笑了笑,什么也没说转身就走了。一转眼就消失在黑夜里。
老杨看了只觉得是老头儿耳朵背,没听到罢了,也进屋睡觉了。
第二天天还刚亮老杨就醒了,索性也就不睡了,过一会儿又该喂鸡了。出屋来到院子里时就看见对面山坡上来了一群人,紧接着唢呐的哀乐就传进耳朵。
老杨心里一惊:“这是谁没了啊?”
虽然不知道是谁,但肯定是村里的人,村里有老人没了一般都埋在对面山坡上,听说那里风水很好。
老杨穿上衣服就奔了过去,等走到跟前才看清,最前面披麻戴孝的正是李老汉的儿子大力。
昨晚李老汉还来山上和自己聊天,今早怎么会突然就没了?出于规矩老杨没有直接问大力,等队伍过去后老杨跟在最后问邻居刘二:“二叔这是咋了?咋突然就没了?下葬还这么急?”
刘二见是老杨来了,说:“来了啊振武哥,你在山上就没告诉你,都知道你忙。二叔三天前本来好好的,说没就没了。唉,也行啊,这么大年龄了,也没遭罪,算是喜丧。”
三天前?
老杨一听这话顿时僵住了,一阵凉意从头到脚刷一下子。那昨晚和自己喝茶的是谁?
刘二见状说:“别难过了,老爷子生前身体还算不错,儿女孝顺,没什么放不下的,这是到寿禄了。”刘二以为老杨听说后是在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