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瑾也过来嘘寒问暖,关心着景昊的伤势,说多亏大景先生神勇,不然,老匠人的命就没了,他们此行的最终目的就会缺少大半的助力。
景昊被凌瑾夸的很是欣慰,心想这凌瑾还真是会说话,不枉他流的这几滴血。
不过,
“王爷,你看现在这马车也毁了,我的腿也伤着了,下面咱们怎么走呢?”
凌瑾看看景昊那就破了点皮的小口子。
“我去想想办法。”他转身去查看自己这边的伤亡情况。
刺客全歼,一群人情急之下,一个活口也没留。自己这边,也重伤了两个侍卫,轻伤了五六个,好在没有人死亡,工匠们都只是受了些惊吓,被保护的很好,倒是没有死伤。
侍卫长青霄很快的察看了刺客遗留在路旁的货物,惊讶的发现,居然真的像是一队行商从南往北贩运的货品。
除了那个藏了人的担子,其他的都是满满的江南的丝绸,香料等江南物产。
刺客不会为了一时的伪装真的购置这么多的货物,凌瑾看着这些,若有所思的说: “这更像是一支商队被他们劫持了。”
于是,凌瑾留下一支十人的小队,看守刺客的尸体和众多的辎重,他带领大部分人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最近的城郭桐州城。
不到半日,大队人马就到了桐州城外,开路的先锋早已把信送进了桐州城内,桐州的知州带领了手下的一群大小官员手忙脚乱的前来迎接,殷勤的为睿王一行安排食宿。
宾主相谈甚欢,桐州知州姓王,名王琰,是太康帝继位时加开的那期恩科的进士,实打实的两榜进士出身,颇有些才名,凌瑾以前也听说过他。
凌瑾师从北派大儒岳之阳,他是皇子,虽然没有经过科考,但学问却深厚,和王琰在一起,谈天说地,一时之间竟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
直到王琰身边的师爷提醒,他才恍然时间已经不早,忙连连向睿王告罪,说:
“今日天色已晚,时间仓促,来不及准备,请王爷先好好歇息一晚,明日给王爷一行接风洗尘。”
凌瑾已经把路上遇袭之事告知王琰,让他知会守备刘四海,将刺客的尸体和现场遗留的所有东西都带回来,准备在桐州停留两日,彻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