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和陈正策马扬鞭,很快就到了大悲寺。
大悲寺建在一座小山之上,小山名叫南溪山,山不高,但景色不错。山如其名,溪流环绕,草木青翠。沿石阶而上,走不多时,就会见一条瀑布垂下,落在旁边不远处的山石上,溅起朵朵洁白的水花,接着又汇入潺潺的水流中,一路向下而去。
李远和陈正花了几文钱,将马托付给山下的一个茶寮照管,两人拾阶而上。两人都是体健之年,又心中焦急,所以攀爬的速度极快,很快就到了大悲寺的所在。
商量了一下,二人兵分两路,李远从正门进去,陈正悄无声息的摸到了后门。
大悲寺这两日正在做法事,后堂停着蒋老夫人的灵柩,除了蒋家家主,她的子侄孙辈还有不少,因为第二日就要下葬,所以,今日早早就有不少人已经到了,轮流在棺前守灵。
陈正绕过灵堂,避过那些在和尚的念经声中打瞌睡的孝子们,悄悄寻找着那批头天送来的香烛宝马。
找寻了半天,什么也没有找到。只好又悄悄出了后院,在寺外约定好的地方去等李远。
过了好一会儿,李远出来了,朝他使了个眼色,两人一前一后的往山下走。
到了四周无人处,李远一脸凝重的说:“看来那匹祭品真的有问题。”
原来,李远进门后,装作上香的香客,捐了些许香火钱,又找了个小沙弥询问供奉长明灯之事。
小沙弥很高兴的帮他找来了师傅,李远与师傅详尽的咨询了长明灯的种类和所需银钱,表示回去备些材料,过几日再来。
然后趁着寺里的师傅心情不错的时候问起了后院的法事,又装作不经意的提起昨日蒋家好像运送了不少的纸扎祭品出城,笑问为何一场法事怎么需要这么多的祭祀之物,如此奢靡,也真的只有大户人家才能耗费的起。
大悲寺的师傅听闻,一脸的诧异,说祭祀用的东西早在前几日就送过来了,也仅仅是寻常数量,虽比一般人家多些,也称不上奢靡二字,而且,也已够用,昨日并没有祭品上山,问他是不是弄错了。
李远心中明白了,那几车的东西中一定有蹊跷,忙打了个哈哈过去,说自己可能弄错了,接着,就赶紧告辞出来了。
可若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