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废弃盐场
唐静薇拨开芦苇丛,锈蚀的铁门后传来咸涩的霉味。手电筒扫过成堆的陶罐,林念初指尖抹过罐口结晶:&34;这不是海盐,是船舶除锈剂的电解残留物。&34;
&34;民国县志说这里晒贡盐&34;守盐工瘸着腿阻拦,黄海明突然掀开草席——青石板下压着成捆的玻璃纤维布,每匹布边都印着褪色的三井商标。
插图a
[传统盐场陶罐与现代工业残留物对比图]
08:20 妈祖庙耳房
法医老陈用棉签轻触神像衣褶:&34;金漆里掺着碳纤维粉末,这材料九十年代才用于赛艇制造。&34;
香火道人突然打翻烛台,火星溅在供桌布幔上,竟烧出蜂窝状孔洞。&34;阻燃布!&34;实习生小王扯开布料,&34;和去年查获的走私船货舱衬垫同一批次!&34;
梁上簌簌落下木屑,唐静薇抬头望见横梁榫卯里嵌着半截不锈钢齿轮。
插图b
[宗教造像材料与船舶工业材料元素分析表]
10:05 古窑遗址
郑家老爷子踹开窑口封土:&34;这是祖传烧船钉的&34;
&34;烧船钉需要摄氏1300度?&34;林念初指着测温锥的变形程度,&34;明代龙窑极限只有1150度——这窑底掺了氧化铝耐火砖!&34;
黄海明扒开窑灰,拾起块带釉的瓷片:&34;明代的窑里出景德镇九十年代改良青花釉?&34;
插图c
[古窑耐火材料与现代化工添加物检测报告]
13:30 渔港码头
老船工指着潮水冲刷的礁石:&34;这浪纹叫&39;龙吐珠&39;,祖辈说宝船沉没才会有&34;
&34;是螺旋桨切削礁石的规律性划痕!&34;唐静薇蹲身测量纹路间距,&34;与三井集团1998年投产的拖轮参数吻合!&34;
潜水员浮出水面,举起个缠满水草的青铜铃:&34;铃舌是钛合金的!接缝处还有防水胶条!&34;
插图d
[自然潮痕与船舶机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