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5 鱼群光控舱
法医老陈将水下无人机驶入鱼群,蓝光脉冲引发鲭鱼阵型突变。&34;532纳米激光编码!&34;他破译鱼群游动轨迹,&34;每尾鱼的转向角度对应摩尔斯码——你们用光遗传学技术改造鱼类神经网络,让它们成为活体声呐中继站!&34;
电工扯断激光电缆:&34;科学观测需要……&34;
&34;观测需要给鱼眼植入石墨烯光敏芯片?&34;林念初解剖鱼脑,嗅球神经突触上布满纳米电极,&34;这些鱼群每次跃出水面的闪光频率,和马来西亚地下光缆的暗网数据包完全同步!&34;
插图b
[自然鱼群趋光性与基因编辑鱼类的光信号传导路径对比]
15:40 救生筏质检台
黄海明切开橙色气囊,聚酰亚胺纤维在质谱仪上爆出航天材料特征。&34;nasa绝密的z-12级隔热层配方!&34;他调取spacex泄露事件报告,&34;你们用救生筏作掩护,走私近地轨道卫星所需的抗辐射材料!&34;
物料员撕开救生手册:&34;改进安全标准……&34;
&34;安全标准需要掺杂月球陨石中的氦-3同位素?&34;唐静薇启动a粒子检测仪,气囊释放的辐射图谱与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本完全吻合。
插图c
[民用救生设备与航天走私材料的分子结构分析]
17:55 支线:盐雾密码
林念初收集飞沫凝结的盐晶,扫描隧道显微镜显示晶格内嵌有纳米孔。&34;每个盐粒存储32kb交易记录!&34;她将晶体阵列导入超级计算机,&34;暴风雨中的盐雾浓度变化,竟能操控南非钻石交易所的区块链节点!&34;
三井财务总监突然暴毙,尸检发现其心脏起搏器内嵌的量子芯片,正以每秒10亿次的速度擦除全球27个离岸账户数据。
19:30 虹网收束
&34;从近海到近地轨道的犯罪生态!&34;唐静薇在全息沙盘上重构证据链:改造鱼群在领海线传递加密光信号,救生筏材料通过平流层风洞运往私人航天发射场,船钟的放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