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机械厂油料室(晨8:12)
唐静薇推开斑驳的绿漆铁门,陈年牛油混合铁锈的气味扑面而来。五十岁的技术科主任老杨正蹲在墙角,用手术刀刮取油罐底部的沉淀物,藏蓝警服肩头落满絮状霉斑。
&34;八十年代防锈脂主要用牛油、蜂蜡和松节油调配。&34;老杨举起试管对着天窗光线晃动,&34;但这批样品混入了23的角鲨烯——这种物质只存在于人类皮脂。&34;
仓库深处传来铁桶滚动的闷响。金玉兰的高跟鞋踩过满地油渍,旗袍开衩处露出的小腿布满烫伤疤痕。&34;唐警官知道活人浸在热油里会脱几层皮吗?&34;她指尖划过生锈的输油管,&34;当年张建军就是顺着这条管道,被抽进三十三号反应釜。&34;
第二幕:职工澡堂暗渠(午1:47)
技术员小王撬开第四块地砖时,热水管道的铜阀赫然显现1987年刻痕。小李脱掉警服扎进污水,腰间的安全绳突然绷直:&34;底下有东西卡在弯道!&34;
唐静薇趴在检修口,看着实习生捞出半截青铜套筒。套筒内壁的自行车钢印被水垢覆盖,但&34;成华&34;二字仍清晰可辨。老杨用棉签蘸取套筒接缝处的黑色物质:&34;这是混合了血钙的牛油结晶物,至少浸泡过三个人的体液。&34;
澡堂更衣柜突然传出敲击声。退休保管员老孙头哆嗦着掏出串黄铜钥匙:&34;87年更衣柜重新喷号那天,张建军往33号柜塞了个油纸包。&34;
第三幕:油纸包里的童装(傍晚6:33)
证物科台灯下,泛黄的的确良童装渗出褐色油渍。唐静薇用镊子展开褶皱,领口处的红星刺绣突然脱落——背面竟用血写着生辰八字。
&34;这是当年市儿童艺术团的演出服。&34;老孙头隔着警戒线抻脖子,&34;87年六一汇演前丢了三十三套,保卫科还扣过我半月工资。&34;
小李举起紫外线灯扫描:&34;腋窝线头里嵌着青铜碎屑!&34;光谱仪发出刺耳蜂鸣,老杨盯着数据屏皱眉:&34;铜锡比例和钟楼齿轮完全一致,但铅含量超标四十倍——这是用回收的盗墓工具熔铸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