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织
促织之祸与奇幻转机明朝宣德年间,宫廷之内斗促织的游戏风靡一时,奢华之风盛行。这股热潮自上而下蔓延,致使每年都要向民间大肆征收促织。促织本非陕西一带所产,然而华阴县的县令为谄媚上官,偶然觅得一只并进献。经宫廷比试,此虫争斗时勇猛异常,令众人惊叹。上官大悦,遂责令县令年年供奉。县令无奈,将这棘手差事层层下压,最终落到了里正头上。城中一些游手好闲之徒,嗅觉敏锐,一旦得到优良品种的促织,便视作奇货可居。他们用精美的笼子精心饲养,故意抬高价格,如同囤积稀世珍宝一般,等待着暴富的机会。里胥们见有机可乘,凭借着狡黠奸诈的手段,趁机向百姓巧立名目、摊派费用。每征收一只促织,往往致使好几户人家倾家荡产,原本平静的生活陷入绝境。县里有个名叫成名的读书人,多年来一心苦读诗书,渴望通过科举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无奈命运弄人,他虽饱读经史子集,却始终未能中举。成名为人忠厚老实,不善言辞,木讷迂腐,在人情世故上一窍不通。狡猾的里胥见他老实可欺,便将他上报充任里正之职。成名得知后,犹如晴天霹雳,想尽各种办法推脱,四处求情、送礼,却都无济于事。不到一年时间,他那原本就微薄的家产,便在应对里正事务的折腾中消耗殆尽。恰逢此时,朝廷又开始征收促织。成名既不忍心向贫苦百姓摊派,以免加重他们的负担,又实在拿不出钱来赔偿,陷入了两难的绝境。他整日忧愁烦闷,茶不思饭不想,心中满是绝望,甚至多次动了寻死的念头。妻子见他这般痛苦,心疼不已,劝说道:“死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倒不如自己去寻找促织,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成名听后,觉得妻子的话在理,虽然心中仍充满忧虑,但也只能抱着一丝希望,决定放手一搏。于是,成名每日天不亮便出门,直到夜幕降临才归来。他手持竹筒和铜丝笼,穿梭于破败的墙壁之间,徘徊在荒草丛生之处。他不辞辛劳,翻遍每一块石头,挖掘每一个洞穴,尝试了各种方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有促织的角落。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他,日复一日的寻找,始终一无所获。即便偶尔抓到两三只,也都是些体弱瘦小、不符合规格的劣等促织。县令催逼得极为严厉,限定了严格的日期。十几天的时间里,成名因未能按时完成任务,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