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了!这个赵盾,分明就是一轮“毒日头”,而不明事理的先君晋成公,偏把亲女儿嫁给赵氏,好糊涂呀!
使晋景公忌讳的是,赵盾虽死,其家族依然势焰连天,现在晋国六军的军权,竟多操在赵氏手中—赵朔亲领下军,赵括、赵同、赵婴各领军中大夫。谁保他们不会兴风作浪?一旦时机成熟,又谁能保他们不会故伎重施?
可怕啊!自登基的那天起,晋景公一直患上这个心病,若不想法根治,后患无穷啊!为难的是,赵朔不仅是他的姊夫,而且姊姊庄姬又深得母亲疼爱,一时如何对赵氏下手?
晋景公毕竟富有心计,这位年轻的国君,不似晋灵公那么个性外露。他心里自有盘算,于是把报复的心意,深深地隐藏起来。他虽然怨恨赵氏,但至今还不想打草惊蛇,暗地里则在留意与赵氏有纠葛的人。他注意到,晋国原有卿族十一族,是魏氏、赵氏、狐氏、胥氏、先氏、栾氏、却氏、韩氏、知氏、中行氏、范氏。他们的先祖皆有功于晋国,但彼此之间的倾轧,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而在激烈的争斗中,最大的赢家
一直是赵氏,所以也一直执掌国政;最惨败者是狐氏,导致后来亡族了;最亲赵氏者首推韩氏;最与赵氏不睦的,依次有栾氏、却氏、先氏、范氏……。余者虽不敢与赵氏对立,可是相互之间也貌合神离。唯有魏氏独立门户,既不想结党营私,也尽量避免与任何人发生摩擦。
经过仔细盘算,晋景公走出了第一步棋——从旁掣肘赵氏。
他先是藉“魏颗活捉杜回”有功而大作文章,也不管杜回被擒是否与“老人结草”有关,而是当众嘉许魏颗之功,并封以令狐之地。其后,又利用范氏等几家灭赤狄的功劳,赐予他们土地,委以他们大权,让他们感恩戴德。
尽管这样,晋景公对赵氏的怨恨仍然有增无减,总觉得这个家族的存在,对国君是个潜在的威胁。为此,他走出了第二步棋——以毒攻毒!他十分清楚,朝臣中与赵氏结仇最深的,莫过于屠岸贾。这是晋景公最想利用的一步棋,所以不露声色地起用屠氏,把他由“下大夫”升为“大夫”,并有意重用之。
莫道魏氏、范氏等几家大臣,对国君是如何感恩戴德,就以屠岸贾来说,受宠若惊之外,更是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