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千门36天局 > 第1章 燕昭王奇谋(2/26)
   因须贾不在邀请之列,只有燕王、苏秦、乐毅三人,说话就自在得多了。

    “燕国弱小,又处偏僻北地。”燕昭王谦卑地说:“寡人孤陋寡闻,不知先生肯赐教否”

    “客臣虽奉魏王之命献表而来,实慕大王筑黄金台礼贤下士之高名。承蒙大三错爱,受到如此隆重接待,是所见又过所闻,倘蒙赐问,敢不上陈”乐毅答道。

    昭王闻言,愈觉欢喜道:

    “原来先生惠顾寡人,竟还有此深意。若非先生明教,寡人几乎要错失良机。今日请教,当今之世,英雄并立,功利是图,强国用兵之道,究竟何以为先?”

    “治国用兵之道,第一良图,无如仁义也。”乐毅不假思索地答道:“然仁义虽美,而施仁义实不易行。何也?盖因周室式微,群雄并起,天下纷争,已非一朝一夕。世人崇尚功利,以为这是无坚不摧的利器。倘若国之不富,民之不强,兵将不雄而徒然说仁、谈义,岂不让天下人笑其迂腐?这就是宋襄公败亡的原因。”

    呷了一口美酒,润了润嗓子,乐毅又说:

    “当今之世,倘欲治国,必先富其国,必先强其民,必先雄其兵,有仇报仇,有耻雪耻,然后不取而与人,人仍感叹说,此仁也,不可再犯也。至于国之富,不以聚敛,而以薄用佐其生;民之强,不以骄横,而以感愤作其气;兵将之雄,有恶诛之,有暴除之,而不以无辜肆其威武。这虽然不言仁义,然而仁义之道已在其中矣。治国之道,不出于此。”

    燕昭王听了,喜动眉梢:

    “高论足开茅塞,先生实为大贤也,岂能屈于臣位?”燕昭王赶紧离座,待之客礼,乐毅急忙放下巨觞,再三推谢。

    “我大王求贤若渴,尊以大礼,先生受之无愧,勿再推辞。”苏奏在旁劝道。

    “是啊是啊。”燕昭王礼毕,又说:“先生生于赵,赵国,父母之邦也,臣之可也;先生任于魏,魏国,君臣之国也,不敢当宾可也。寡人对于先生,既非父母,又非君臣,今承蒙教诲,自应客礼,又何必坚持?\\\"

    “大王虽君燕不君赵,而君之位同;臣虽臣魏未臣燕,而臣之位同,名分定也。大王不可因厚爱客臣而废礼。”乐毅又推辞道。“君臣之位虽通天下,也不过是为君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