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千门36天局 > 第7章 各怀鬼胎(2/17)

    宣太后命内侍宣读五国合纵抗秦的盟书。

    众臣都被盟书内容所震慑,呆呆地坐着,不知所措。

    “你们不要害怕。”宣太后沉着地说:“要尽快想出办法破除他们的纵约,让他们有备而来,无功而返。”

    “大后,大王。”白起首先奏道:“臣已在武关、函谷关、轵道布下重兵,等五国联军到达成皋、荣阳时,即可开关迎战,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合纵的发起者是苏秦,纵约长却是赵国李兑,五国联军就是他带来的。”司马错接口道:“巨以为干脆兴兵攻赵,看有谁先去救它就移兵攻谁。这样,各国顾忌而不敢相救,纵约就名存实亡了。”

    众臣就开战御敌一事,展开了热烈讨论。

    “你们不要只想到拼杀。”宣太后诱导地说:“要多动脑筋,尽量不消耗我们的实力。兵书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太后,臣以为这次合纵的起因,是称帝引起的。其实,称帝不称帝只在迟早,天下若被我们统一了,称帝一事也就水到渠成。因此,臣建议可否暂停称帝?”向寿说

    大家都认为向寿说得很对,像齐国暂缓称帝,便能收买天下人的心,化解兴论压力。

    秦昭襄王立即表示同意放弃帝号,等时机成熟了再称帝不迟。

    秦廷有个很好的传统,即在国家遇到重大危机之时,朝臣们不是互相埋怨、借机内斗夺权,而是团结一致献计献策。当君王的则虚心纳谏,与臣子们共渡难关。这就是几次合纵都没有攻倒秦国的主要原因。

    “丞相有何计策可破五国合纵?”宣太后转而问魏冉。“根据斥堠报告,五国合纵,有名无实。”魏冉从另一个角度来阐述他的主张:“诸侯之不可一,犹如鸡之不能俱止于栖。历史上多次大动干戈,结下许多解不开的仇怨。他们不可能亲如兄弟,团结一心。更糟糕的是,五国各有各的打算齐国以伐秦为掩护,攻伐宋国;燕国的目的是暗中为攻齐作准备,韩、魏、赵三晋想借五国之力,向我们讨回城池。五国联盟并非牢固,各自为利而来,必然也会因利而去。”

    “为利而来,也会因利而去。这话说得很好!”宣大后高兴地插话:“丞相教我们用离间之计,大家可以就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