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人是高宗目前仅有的两个妃嫔之一。她姓吴,没有名,四年前高宗嗣统时封为嫔,姑且称她为吴嫔吧!
吴嫔世居汴梁。据其父亲吴近说,他曾梦见一亭,亭上匾额书有”侍康“二字。亭之两旁,遍植芍药,只放一花,鲜艳无比。醒来时,他的夫人便生下了吴嫔。吴嫔年方十四,就是一位秀外慧中、知书达理的大美人。且能连发弩箭,百无一失。就是这一年,她被已当了两年康王的十六岁赵构收为侧妃,和正妃邢氏夫人同获宠爱。靖康二年四月初一,留在汴京的邢夫人也被作为人质随二帝携押到五国城去。还有一位潘妃,因生了一个名叫赵甫方的皇子,需要养育,不便到处奔波。所以只吴嫔和高宗形影相吊,始终不离左右。
为了躲避金兵,高宗从登基的南京应天府迁徙到扬州。又从扬州迁移至建康。再从建康远迁至临安(杭州)。后又从临安经越州、明州(宁波)、温州,直逃至海上岛屿台州。吴氏随高宗一路颠沛流离,自然受了不少苦。但吴氏却毫无怨言,总是笑笑说:
”夫妻本是同林鸟,患难与共理应当。“
及高宗乘楼船逃到海面上时,本有武艺的吴嫔便改了戎装,保卫御驾。航船行过定海县,至昌国县途中,忽有白鱼跃入御舟。吴嫔当即称贺道:
“此乃周武王白鱼入舟的祥瑞,皇上终当克复中原,临御万方,妾敢预贺。”
高宗大悦,面封吴氏为和义郡夫人。
未几,越州被陷。警报到来,高宗愈加不敢登陆。此时已是残冬,只得闷坐船中过春节。幸好有吴嫔在身旁,每日吟诗觅句,为高宗消释愁怀。
过了年,高宗本想登陆。又闻明州被陷,惊惶的高宗便命楼船往烟波浩渺的深处躲避。哪知高宗避得快,金人追得更快。倏忽之间,见一艘金兵快船,像一只从海中钻出来的吃人巨鲨,追至御舟近前。高宗吓得战战兢兢,抱头惊恐道:
“朕命休矣!&34;
而吴嫔却胸有成竹,安慰道:
”有臣妾在此保驾,皇上何须惊恐?&34;
吴嫔不慌不忙,等得敌船将近的当儿,取过了雕弓,搭上了箭矢,觑准船头站着的金将,使劲射去。那金将一心追赶御舟,欲活擒高宗回去报功,未曾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