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千门36天局 > 第9章 结局(2/5)
矣的孟忠厚,老是惦记一桩往事,孟老先生记得,那年肃王赵枢第二次出现在他面前,问他朝中政事,其中有许多件都涉及到秦桧。当亲眼得到证实后,赵枢的神色变得极怪异。孟老再三劝他,早些入宫同皇上相认,赵枢只一味地摇头。赵枢临别之时仍然如第一次那样,向孟忠厚约法三章:不要提他名字、不要问他何往、不可露其风声!孟老虽然满口答应,但他相信有朝一日,叶落归根,肃王赵枢必寻回皇家,圆骨肉手足团圆之梦。谁知一年一年过去了,一切如石沉大海。

    奇怪,赵枢究竟躲到哪里去?难道真的销声匿迹了。

    孟忠厚直到临死前的弥留之际,还叨念着肃王赵枢,又带着这个无法解开的谜,离开人世了。

    尾声三

    光荫荏苒,日月如梭,又过了许多年。

    自讲和以来,兵革已休,宋、金聘使往来,边陲绥靖。一切并没有违背赵构的初衷,他完全可以偏安一隅了。但细心的官人发现,赵构依然郁郁寡欢。

    赵构自己也说不清,既然国事并无大虑,为什么他总是心里不安?他苦于一直寻不出原因。心头上似有一只小虫在爬动,时而被搔痒,时而被紧紧地咬住,使他终日不得安宁。

    他曾经怀疑也许是因为某几个人存在的缘故,事实又不然。继秦桧殡天后,又从金国传来钦宗赵桓的死讯。不久,皇太后也追随先帝而去。这些与他息息相关的人都走了,可是--

    他心头上的那只小虫不仅没有停止骚扰,反而越咬越厉害。

    这种看不见、摸不准、说不出口的隐痛,把赵构折磨得非常的苦。偏偏他天生不信神、不信鬼,曾经当面对宰执说:

    “朕之所好,非世俗之所谓道也。若果能飞升,则秦皇、汉武当得之;如果能长生,则二帝今不死。朕惟治道贵清净,故恬淡寡欲,清心省事。 &34;

    莫道君无戏言,迄今为止,求神问卦还非其所愿。可怜的皇帝,纵能恬淡寡欲,却无法清心省事,好不苦恼啊!

    赵构忽然发现,他此时的心情,怎么很像当年被迫去当人质一样,经常感到”人自危,心惶恐“。这是怎回事啊?难道做了皇帝还算是”客“?难道还要汪伯彦之流献计,再来一次”反客为主“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