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前来投奔重耳。大夫们一见到重耳,都说太子申生自杀的消息传入绛都,朝野为之震动,大家顿感晋献公被骊姬所迷,朝政无望,因此离开了晋国,来到蒲城投奔重耳。
这些前来投奔的人之中,有被称为谋士智囊的赵衰,有熟读兵家的大将先,有万夫莫敌的颠颉,有文武双全的胥臣,还有介子推、狐射姑、壶叔……等等,共数十人,这批人马正是狐偃曾经说过的一派势力。
重耳看到这么多大臣来到蒲城,又喜又忧,突然觉得自己责任重大。这些大臣都是颇具将相之才的当世英豪,他何德何能,竟能得到他们的看重?重耳感动地说:
“重耳不才,怎敢有劳诸位大夫跟着重耳受苦受难!”狐偃闻言,喜道:
“重耳公子有此历险履难之心,诸位大夫都愿意追随公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是诸臣选择了自己要辅佐的嗣君啊!”“公子,”赵衰稽首说:“主公年老,国家多难,妖姬惑主,奸佞当道,臣等不愿与东关五、优施等人同流合污。如今太子已逝,今后嗣君当是公子,臣等愿效忠公子,待公子他日为君,图霸天下。”
重耳扶起了赵衰,缓缓道:
“子余(赵衰之字)来了,重耳无忧矣!”赵衰听到重耳称赞,忙谦逊道:“臣驽钝之资,愿竭诚为公子效力!”重耳对家臣竖头须说:
“先让诸位大夫在馆舍安顿下来,并拨些银两,供大夫们生活所需。”
“臣下遵命!”竖头须跪地答道:
竖头须一手掌管重耳的钱财,因此,大夫们的生活起居,自然也归他统管安排了。
竖头须才刚刚离开,重耳安插在宫中的耳目就从门外飞奔进来,嚷道:
“公子,不好了!”
重耳手按长剑,“霍”地站起,问道:“何事惊慌?”
“主公听信骊姬的谗言,说公子与恭大子申生合谋毒害主公。寺人履奉主公之命,前来诛杀公子,就要到达蒲城了!”
颠颉睁着铜铃般的眼睛,吼道:
“履鞮一来,就杀了他,难道还怕个阉人!”“不可轻举妄动!”重耳语气严厉,脸色凝重。
履是骊姬身边的人,曾经听从骊姬之命,在屏门(宫门当门的小墙)内,向重耳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