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千门36天局 > 第7章 遗恨五丈原(1/23)
    第7章 遗恨五丈原

    1

    建兴十二年二月,孔明倾巢出动十万大军,取道斜谷出征。

    大军分为五路兵马。魏延、马岱为前部,吴班、吴懿为左路,王平、张疑为右路,姜维、马忠为中路,廖化、张翼为后队,李丰、高翔主运粮草。

    大军出了斜谷关,直取渭南。夏四月,魏延、马岱夺郿城。此时,东吴都督陆逊,依约呼应,在合肥大战魏将满宠。魏军腹背受敌,人心惶惶。

    司马懿见蜀军来势凶猛,而且兵力优于魏军,知不可战,但又恐蜀军渡过渭水,战线更长,难以抵御。便令全军抢渡渭水,背水修筑营垒,先占渭南战略要地,以图牵制蜀军。

    魏军背水迎敌,众将都感不安。司马师带头问道:“父亲一向都是坚守险要,以逸待劳,消耗敌军锐气。今日为何不借渭水之阻,凭水防御。反而渡水,把大军置之险地呢?&34;

    司马懿只是微笑不答。

    ”莫非父亲要在渭南和诸葛亮决战?“司马昭又疑问。大将郭淮、副将孙礼也有同感,都用疑问的眼光望着大都督。

    司马懿这才说出自己的意图,他最担忧的是蜀军渡过渭水,从武功山向东进兵。那样长安三辅地区无险可守,确实令人担忧,所以他才不得不引军渡渭水,把蜀军堵在渭南。

    他料蜀军见渭南有备,必定西往五丈原。这样两军只在渭南对阵,成对峙之势,各位将军只需坚守营垒,就没事了。

    果然,孔明军到郿城,就令五路兵马在五丈原、散关、武都、木门、上方谷一线,连下十四个营寨,作为长久驻守的基地,步步为营,向关中节节推进。

    魏军守在渭南,反而暴露出陇西大片空虚之地,无兵守险。

    大将郭淮向司马懿进言,认为诸葛亮恐怕会避免在渭南交战,从陇西进军关中。应该先派重兵占据北原,以防蜀军东渡渭水西进。

    郭淮之言,实是司马懿的一块心病。但因魏国南北受敌,分兵与二国交战,兵力严重不足。顾得了南边,就顾不了北边。司马懿也一样,顾得了渭南,就顾不了陇西。倘若孔明渡渭攻取北原,的确会使他乱了阵脚。

    司马师却以为,渭南有魏军重兵对峙,孔明不敢转道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