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千门36天局 > 第2章 韬晦避害(2/17)
子上安乐寺烧香去了。

    坐在轿子里的李渊,觉得浑身不舒服,依他的本性,跃马扬鞭,这会儿早就到了安乐寺。但他只能忍着,让轿子慢慢地,把他那沉重的身躯摇上安乐寺。

    病,对于李渊来说,是一件好事。

    他因祸得福,这病使他避过了一场灾难。

    皇上诏见时,他正好生病,而且病得十分厉害,这是钦使亲眼所见的,他是在两个丫鬟的搀扶下出来接旨的,他跪在地上,两腿抖出了声响,连钦使都觉得他可怜,说:“唐公早早安歇吧!皇上那里,我会把唐公的病况如实禀奏的。”,他十分感动,他让大郎建成和二郎世民代表他把钦使送到驿馆里,好好招待了一番,并送给他许多金银珠宝,让他高高兴兴地回复圣命。

    李渊知道,到行宫面圣是一件危险的事,弄不好就回不来了。李浑不就是这样丢掉性命的吗?先是升官,什么右骁卫大将军,邮国公,弄得李浑忘乎所以,诏见时李浑还满心欢喜的,突然就说他密谋造反,还找来了他侄儿的妻子宇文氏作证,说是李浑阴谋利用渡辽河的机会,率领担任将领的李家子弟袭击御营,然后拥立他的侄儿李敏为天子,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李浑完了,他的家族全完了,连那个宇文氏也被毒死了。

    李浑家族遭灭门之祸,真正的原因大家都明白,是李浑家族太强盛了,皇上猜忌他,加上方士安伽的一派胡言,说什么“李氏当有天下”,李浑便难逃厄运。

    很难说他李渊不会成为李浑第二。他又想起了前几年死去的高颖、贺若弼,他们都是先朝元老,开国勋臣,说让他死就让他死,罪名竟是那么简单的两个字:“忤圣”。什么“忤圣”,就是你说的他听了不高兴。“居功自傲,藐视皇廷,诽谤朝政,祸及国家”,说起来多么堂皇,于是“仰即自裁”,一杯鸩酒,结束了一个功臣的一生。想起这一切,真叫李渊不寒而栗。

    更叫李渊惊魂不定的是外甥女王嫔妃的来信,这信上写得分明,圣上这么说,“李渊死了,倒也好了。”虽然当时圣上喝了不少酒,但这绝不是醉话,圣上的酒量他是知道的,轻易不醉。酒后露真言,在皇上的心里,希望他李渊早早病死。看来,我李渊的存在,确是皇上的一块心病,他忘不了那谶语和流言,他容不得一个好端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