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其他区域,想要找到如此合适的厂房,简直难如登天。即便有合适的,也是价格高昂,租不起。而这家工厂,对郑勇来说,简直是天作之合。
况且,郑勇的养父本就人脉广布,政府也觉得如此庞大的厂房闲置在此,实属浪费,便以每年一百万的租金租给了郑勇。
不过政府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双方只签订了三年的租赁合同,三年之后再视情况决定是否续租。
今日,郑勇早早地便来到了工厂。
昨日,他已去查看过店铺,两个主店需要重新装修,耗时较长。其余的小店,他计划按照前世的乡村模式进行打造,最简陋的甚至无需装修,只需在门口挂出招牌,配备一名店长和两三名店员,便能支撑起店面的运营。
在这种简约的模式中,对员工的初级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员工们需要了解自家商品的主要卖点等信息。
因此,今日郑勇将所有销售人员都召集到了厂区,由设计和组装工人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培训,以及基本的排障维修知识传授。
“总算是小有规模了啊。”郑勇带着秦飞羽在车间里漫步,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满足。
尽管这只是个组装厂,但采用的是流水线模式,虽然全部工序都由人力完成,几乎看不到任何机械化的影子。尽管规模小、人数少,但郑勇并不打算像巴铁或者阿三那些国家的中小企业那样,将多个工位交给同一个或同一组工人负责。
他深信,自己的工厂绝不会止步于此,也不可能永远依赖人力。
虽然为了组建这条人工流水线,招聘了许多工人,看似增加了不必要的支出,但实际上却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这些工人都是未来的种子选手。当未来真正的流水线建成时,他们能够迅速适应,减少培训时间。
而且,自己现在要抢占市场,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所以,效率至上。
“是啊。”秦飞羽也望着车间里忙碌的工人们,感慨万千。从最初只有五个人和一个主管的小团队,到如今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迅速扩张到了一支千人队伍,未来人数还将继续增加。
“对了,弟儿~”秦飞羽感慨之余,突然想起了什么,“就是那个哥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