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离去了。
院试考试分正试、复试两场,主要考八股文与试帖诗,并默写《圣谕广训》一百多字。第一场录取人数为当取秀才名额的一倍,用圆圈揭晓,写坐号,不写姓名,称之“草案”。第二场复试后,拆弥封,写姓名,通过院试的童生被称为“生员”,也就是“秀才”。
因为院试主考官学政的驻在地就在江夏府,夏温娄这次需要到江夏府参加院试。盛华一早就来信,让夏温娄到了之后就去他那里住。夏温娄也没跟他客气,直接带着随从住在盛华家。
盛华有四个儿子,均是妻子周氏所出。老大、老二、老三都在明德书院念书,只剩八岁的小儿子盛铭煦跟着他们。
周氏看夏温娄跟看自己儿子一样,若只看年龄的话,夏温娄跟她家老二年龄差不多,但按辈分算,夏温娄只能叫她“嫂嫂”。短短几日,俩人处的跟母子似的,盛华也在百忙之中抽空考了考他,简单提点了几个考虑不周的地方,就把他打发了,只告诉他好好考就行,不能提前交卷,以免给考官留下不够沉稳的印象。
夏温娄挺想问一问,他现在的水平究竟在哪个阶段,但话刚起个头,就被盛华一记眼刀瞪了回去,让他把心思用在正地方,少想些有的没的。算了,不问就不问,听天由命吧!
夏温娄怀着一颗平常心走进了院试考场。由于他的心态好,所以每次他都能很快进入忘我境界,全神贯注地答题。他依旧早早答完了题,确认无误后才誊写在试卷上。
两场考完,夏温娄紧绷着的那根弦终于能松下来了。他跟周氏打了声招呼,带着白果和秦京墨出去闲游。
江夏府比永宁府要繁华许多,夏温娄给了二人一些碎银子,让他们自己去逛。起初两人还都扭捏着不肯答应,夏温娄直接道:“你们要是不喜欢自己逛,就跟着我去那边看人下棋吧!”
两人一听,跑的比兔子还快。
夏温娄当然不会去看人下棋,他不急不缓的走在街市上,仿佛走进了《清明上河图》。脚下踩着青石板路,两边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既有古色古香的飞檐楼阁,也有新派洋气的店面,两种风格搭在一起,倒也不违和。
店内绫罗绸缎、精美瓷器、璀璨珠宝一应俱全,吆喝声、议价声乱糟糟的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