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那个头脑,哪里会做什么生意。”
李云志听到这话淡淡的回道:“无妨,我是不方便经商,但这些铺子可以放在娘名下,算作是娘的陪嫁。
到时候请上几个好的掌柜辅助,娘在后面数银子就行。”
李云志也是入了学后才了解到,大魏律法,虽说官员和读书人不许经商,但是没说他们的家人不可以。
尤其是嫁入官宦人家的女子,哪个没有几间铺子做陪嫁的,只要不在官员本人名下就可以。
朝廷对此事倒是不反对,甚至有些官员自己买了铺子放在自家妻儿或者母亲名下的比比皆是。
对于此事,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眼,毕竟当了官家里的开销可不是一星半点。
若是没有额外的收入来源,光靠着那点俸禄恐怕连家人都养活不起,更不用说社交应酬了。
当然,这样的前提是家人之间要有绝对的信任才行。
杨春华一时又感动于儿子的孝顺,她开口说道:“你放心,若是真有那一日,娘定然会替你好好管理铺子的。
将来也好攒些家底替你娶媳妇。”
李云志:
他们明明在说铺子的事,他娘怎么就扯上娶媳妇了呢。
说到这话,杨春华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样:“你还别说前几天还真有两个媒婆登门,说要给你说门好亲事的。
据说对方姑娘都还不错,贤良淑德,勤劳能干,我这心里也”
杨春华还没说完,就被李云子打断了:“娘,我今年才十一岁,刚进书院读书几个月而已,娘就筹谋着给我张罗婚事。
这不是要断我前程吗?”
这个时代的人早熟,十四岁就可以成亲。
这放在现代还是未成年人,杀人都不用枪毙的那种,他可接受不了。
杨春华见李云志抗拒,便悻悻的住了嘴:
“你看你这么紧张做什么,娘不是没答应他们吗。就是觉得有点可惜,可都是难得一见的好姑娘。”
李云志:天底下的好姑娘多了去了,难不成他还都能娶回来吗。
就在母子两个说话间,李富贵垂头丧气的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