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志想要的,他要成为不被皇帝忌惮的权臣,就得时刻考虑叶瑾寒的利益。
果然这些民众听了李云志的话嘴里都高呼着陛下仁德的口号。
不过他们嘴上虽然这样说,心里最感激的人还是李云志,他们甚至商量着要给李云志立碑作传。
几天后李云志得到了叶瑾寒的批复,留王叶晨安及其府里的一众姬妾押解进京。
后崖山发现的银矿由朝廷全面接手,已经开采出来的银子交由李云志全权处置。
叶晨安的两万私兵虽然有罪,但是好在他们迷途知返,又主动交出了叶晨安,也算是功过相抵了。
但是他们不是朝廷的军队,责令他们解甲归田,对于以往的事一笔勾销,既往不咎。
至于投靠叶晨安的官员全部押解进京,等候发落。
对于不曾参与留王谋反的官员加以表彰,布政使司高扬在其位不谋其政,但念在没有背叛朝廷的份上官降六级,出任江南府知府。
原江南府知府忠心报效朝廷,却遭贼子毒手,特追封其为忠诚伯,修建祠堂,受朝廷香火供奉。
至于李云志和马金忠等人在此事中立下大功,等回京后再行嘉奖。
另外叶瑾寒还单独给李云志写了一封书信,里面都是一些朝堂上近来发生的事情。
叶瑾寒还表示这次的事情多亏了有李云志运筹帷幄,才不至于酿成大祸,但是朝堂中也离不开他,让他处理完江南的事火速回京。
李云志看完叶瑾寒的朱批之后,当即便让谢文渊和马金忠去办了。
他自己则收拾东西准备回京。
杨家四兄弟得知这个消息后都松了一口气,在江南这几个月他们过得是提心吊胆的,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好在一切结果都是好的,他们也能安安稳稳的回京了。
不过经过江南这些事他们四人都稳重了不少,尤其是杨天英,在小事上也能够独当一面了。
李云志对此相当满意。
他一边收拾行装,一边对着杨天英几人说道:“你们无论是在这次赈灾中还平乱中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
回京之后我定会向陛下禀报此事的,若是运作的好了你们说不定能进入朝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