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的年代怎么还有四合院 > 第8章 适应生活(1/3)
    一觉醒来,天色已经变暗。

    林源习惯性的摸了摸枕头旁边,想找手机看看时间。

    不过摸了个寂寞,林源才想起来,这不是他自建的小别墅,而是已经穿越到1948年的乡村小石屋。

    自嘲的摇了摇头,林源从床起来,看着发暗的窗户,一阵恍惚。

    因为在山脚下,山风比较大,气温相对也比较低,所以窗户开的都不大,而且这个时代,玻璃真不是一般人能用的起的,基本上现在盖房子,都是用窗户纸,透光性不好,所以卧室里面,光线更暗。

    林源走到了外面,看着外面的天色,估计很快就会黑了。

    中午吃了不少,但是并不妨碍林源又饿了,可能是洗髓丹起到了作用,林源明显感觉饿的比以前快。

    也有可能是这具身体本身缺乏油水。

    在这个年代,大部分的人都缺乏油水,所以饿的也快。

    林源走到厨房,从厨房的窗台上把油灯点燃,要不厨房太暗了。

    看着橱柜里的东西,林源再次感慨,这个年月,真是太苦了,像前身这样,有技术,有手艺的人,都没什么像样的吃食,别人就更不用说了。

    林源不禁庆幸还好自己和前身都是厨子,毕竟俗话说:“荒年饿不死橱子”。

    林源想到隔壁杂物间里面有个地窖,里面还有前身储存的一些东西。

    在农村地窖通常是在地下挖出的空间,用来储存食物或物品,像蔬菜、水果或酒等。它们可以保持较低的温度和湿度,有助于食物的保鲜。地窖的入口一般较小,内部空间则根据需求挖掘,有的还会设置通风口。

    不过林源家的地窖是挖在房子里面的,可以更好的保温,毕竟在没有温室效应的四五十年代,天还是比较冷的。

    京城在这个时候,零下十几二十多度,都属于正常情况。

    林源走进储物间,一屋子东西不少,摆放还算整齐,一些打猎用的工具,一些农具,和一些背篓麻袋等零七碎八的东西,都是居家能用的。

    地窖的入口在距离墙边大概一米远的位置,林源打开地窖上的盖板,拿着油灯顺着梯子下去。

    地窖墙面和地面都是用石板覆盖,里面也没有潮湿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