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源准备去东兴楼尝尝他们的招牌菜。
于是林源向路边行人询问东兴楼的位置,然后快步的向东兴楼走去。
东兴楼:创业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位于东安门大街路北,是当时被同行誉为“八大”鲁菜饭庄之首。东兴楼经营的风味属于胶东菜系,特点是清、赤、鲜、嫩、油而不腻。其招牌菜包括葱烧海参、酱爆鸡丁等,深受食客喜爱。
林源到了东兴楼,在1948年,京城(当时称北平)正处于政治和经济动荡之中,物价飞涨,生活成本极高。
高档餐馆如东兴楼,其消费水平自然会受到这种经济 环境的影响,价格水平也相应提高。
由于东兴楼以提供精致的山东菜和优质服务着称,其菜肴价格在当时远高于普通餐馆。
因此东兴楼里吃饭的人并不多,毕竟价格还是很不友好的,有可能一顿饭下来就是就是普通人一家人一个月的消费。
不过林源也不差这点,随后找了个位置坐下,点了:葱烧海参,酱爆鸡丁,干炸丸子,糟溜鱼片,四个菜。
这几个菜都是东兴楼的特色,林源决定这么好的菜,怎么也得配点小酒,于是点了一瓶汾酒。
不一会酒菜就上来了,这会饭庄的服务可是相当的好,都快赶上后世某底捞了。也没有后世小说中写的那条标语“绝不无故殴打顾客”。
林源挨个尝了一遍,每个菜的味道相当的在线,像葱烧海参,糟溜鱼片,这两个菜,林源也做不了这么到位。
林源把四个菜全部吃了干净,酒足饭饱后,林源走出了东兴楼。准备回去了。
林源在回去的路上看到了,后世都能见到的老药铺,同仁堂。
林源想到了空间里的人参,熊胆和虎鞭鹿鞭等药材。想着古董自己不懂,但是可以存些名贵的药材,留着以后自己用,或者传家都行,别的地方有可能药材作假,大药铺应该没有问题,毕竟是几百年的老店了。
趁现在时间还早,不如去同仁堂看看,毕竟后世同仁堂的药丸和中药还是很有名的。
在1948年的京城,有许多着名的老字号药铺,如同仁堂、鹤年堂、永安堂等。
这些药铺历史悠久,品牌知名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