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溪村,游击队营地。
自从和胡大虎交易后,游击队的账面上总算有了一笔可供使用的资金。
第一件事就是把战死队员的抚恤给发了下去。
拿到手的230个大洋,一下子就少了60个。
剩余的大洋,陈常青想了一下,干脆就用来给队员们发饷。
之前游击队都是属于村里的自卫组织,自家人保护自家村子,最多也就村里提供点粮食,作为补偿。
可后来游击队扩大到三十人,大多成员来自其他村子。
再不给饷银,只给粮食就难免有些说不过去。
再则,游击队要扩大规模,少不了要其他地方的青壮来当兵,没有饷银,只怕队伍无法扩大。
思前想后,陈常青决定给老队员一人补发两个大洋作为月饷。
之后正式扩招后,再根据游击队的财政状况,进行合理的安排。
游击队要扩大队伍的消息很快就在乡亲们之间传开,包括后来解救的乡亲们,都有人到刘三或者陈常青这里来询问真假。
“确实要扩大队伍的规模,但现在还没有个具体的章程。”
面对三溪村老村长陈丰田的问询,陈常青给了肯定的回答。
听到陈常青还没做好扩招的准备,老村长抽着手里的烟杆,在缈缈烟雾中对陈常青说道。
“要我说啊!
常青你这孩子真是一会儿聪明,一会儿糊涂。
这招兵的章程弄不明白,为什么不请教一下周连长呢?
人家好歹也是正规部队出身,你的这点难题在人家眼里再简单不过了,不是吗?”
经老村长这么一提醒,陈常青顿时茅塞顿开。
是啊!有周桂诚这么一位老兵在,自己何必在这里挠头瞎折腾。
于是,陈常青连忙辞别老村长,匆匆前往三连在三溪村的营地。
“周连长,可算是找到你了,你可得帮帮我。”
见到周桂诚,陈常青连忙上前一步拉住他的手臂喊道。
“陈队长,有什么事情你直说。
只要我能够帮忙的,绝对不推脱。”
听周桂诚这么说,陈常青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