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李世民诗之六十九
李世民《咏雨》:雨润万物,情系苍生
咏雨
和气一作风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新一作细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
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李世民,这位在历史长河中以卓越政治才能着称的唐太宗,其诗作《咏雨》同样熠熠生辉。这首诗宛如一幅细腻的工笔画卷,以独特的视角和精妙的笔触,将春雨中的景致娓娓道来,不仅展现出他作为诗人的斐然文采,更深刻体现出一位君主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诗的开篇,“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宛如神来之笔。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和气”以人的情感与动作,仿佛它是一位温柔的使者,轻拂过广袤无垠的绿野。那一片片嫩绿的新芽,在这股和气的轻抚下,欢快地舒展着身姿,似乎在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滋养。与此同时,如丝如缕的梅雨,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散发着芬芳的田野之上。每一滴雨珠,都像是大自然馈赠的珍贵礼物,悄无声息地渗入泥土,为农作物提供着生命的源泉,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奠定了全诗清新、自然且祥和的基调。
颔联“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诗人以工整的对仗,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动静交织的雨后图景。新汇聚而成的水流,欢快地涌入那古老的山涧,激荡起层层涟漪,使原本平静的涧水变得更加丰盈充沛,展现出雨后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而山间的宿雾,并未随着清晨的到来而消散,反而与那袅袅升起的朝烟相互交融、缠绕。它们在山峦之间缓缓流动,时而如轻纱般缥缈,时而似薄幕般朦胧,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氛围,让置身其中的人仿佛踏入了仙境,沉醉于这宁静而美妙的景色之中。
镜头切换至颈联“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诗人将目光聚焦在雨中的生灵与景致之上。瞧,那一群大雁在春雨的洗礼下,羽毛变得湿漉漉的,飞行时不再像往日那般整齐有序,它们或高或低、或左或右地扇动着翅膀,在风雨中艰难前行,却也为这幅雨景图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真实。再看那些娇艳的花朵,被晶莹的雨珠轻轻沾染,每一片花瓣都像是被重新上色,变得更加鲜艳夺目。红的愈发浓烈,粉的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