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夜读全唐诗 > 第104章 李治《七夕宴悬圃二首·其二》(1/3)
    高宗李治诗之三

    七夕绮梦,离聚悲歌:李治《七夕宴悬圃二首·其二》赏析

    七夕宴悬圃二首-其二

    霓裳转云路,凤驾俨一作临天潢。

    亏星凋夜靥,残月落朝璜。

    促欢今夕促,长离别后长。

    轻梭聊驻织,掩泪独悲伤。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唐代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唐高宗李治的《七夕宴悬圃二首·其二》,便是其中一首独具韵味的诗作。这首诗以七夕宴会为背景,围绕牛郎织女的动人传说展开,将奇幻的神话场景与深沉的人间情感紧密交织,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充满诗意与哀愁的七夕画卷,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短暂相聚的珍视以及离别后的无尽哀伤。

    首联:云端相会,梦幻开篇

    “霓裳转云路,凤驾俨天潢”,诗的开篇,便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仙界场景。织女,这位传说中的仙女,身着绚丽华美的霓裳,那衣裳仿佛是由天边的云霞织就,随着她的身姿在云端轻盈飘动,每一次的摆动都似在编织着一场绮丽的梦境。“霓裳”一词,不仅描绘出织女服饰的华丽,更象征着仙界的超凡脱俗与神秘浪漫,让人不禁联想到她在天宫中那灵动而优雅的身影。而牛郎,他驾驭着庄严的凤驾,威风凛凛地跨越天河。“凤驾”代表着尊贵与庄重,凸显了牛郎奔赴这场相聚时的郑重与期待。“云路”和“天潢”则将这一相会场景置于浩瀚无垠的宇宙之中,云雾缭绕的道路与宽阔的天河相互映衬,描绘出跨越银河的壮阔与神秘。这一句通过对织女和牛郎相会场景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奇幻而庄重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梦幻般的基调,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这一场跨越天地的浪漫之约。

    颔联:星残月落,时光暗逝

    “亏星凋夜靥,残月落朝璜”,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夜空中的景象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星星,原本闪烁着璀璨光芒,此刻却逐渐黯淡下去,就如同织女那美丽的面颊渐渐失去了光彩。“亏星”的出现,暗示着夜晚即将过去,黎明正在悄然逼近。而“夜靥”一词,将星星比作织女的面容,赋予了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色彩,仿佛星星也在为牛郎织女的即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