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夜读全唐诗 > 第165章 李隆基《春中兴庆宫酺宴并序》(2/6)
敞开重重宫门,热忱接纳,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而对于那些英勇善战、谋略过人,能够抵御外敌入侵、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武将,他高悬丰厚的俸禄,礼贤下士,吸引他们为国家效力。正是凭借着这种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用人态度,大唐的朝堂之上人才济济,汇聚了各方精英。这些贤能之士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使得大唐呈现出“外无金革之虞,朝有搢绅之盛”的繁荣景象。国家外部没有战争的忧患,边境安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朝堂之上则是人才辈出,士大夫们身着朝服,意气风发,尽显盛世的昌盛与繁华。君主也因此得以“垂拱无为”,并非是无所作为,而是在贤才的辅佐下,国家治理井井有条,各项事务都能顺利推进,彰显出盛世政治的清明与稳定。

    随后,序文提及祭祀这一重要的国家仪式。“往以仲冬建子,南至初阳,爰诏司存,式陈郊祀。”冬季,在古人的观念里,是阴阳交替、万物潜藏又孕育新生的特殊时期。仲冬时节,正值子月,冬至一阳初生,唐玄宗下诏相关部门,精心筹备并举行了隆重的郊祀大典。这一祭祀活动,是大唐对天地、神灵以及祖先的虔诚致敬,也是对国家命运的庄重祈愿。“烟归太乙,礼备上玄”,袅袅香烟升腾而起,缓缓飘向太乙之神,整个祭祀仪式庄重肃穆,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古礼,尽显对天地神明的敬畏之心。通过这场盛大的祭祀,大唐向天地人神表达了感恩之情,回应了他们长久以来的眷顾与庇佑。而此次春中兴庆宫酺宴,则是在这一系列庄重的祭祀活动之后,作为对百僚的欢庆犒赏而举行。“心融万类,归雷雨之先春;庆洽百僚,象云天而高宴。”君主心怀天下,将对万物的关怀融入到每一个决策与行动之中,如同春日的雷雨,滋润着世间万物。如今,这种恩泽与喜悦惠及朝堂百官,在这如云天般高远开阔的氛围里,一场盛大的宴会就此拉开帷幕,为全诗奠定了欢乐、祥和的基调。

    首联:春景开篇,宴会之始

    “九达长安道,三阳别馆春。”诗的开篇,便以雄浑的笔触描绘出长安这座伟大都城的繁华与昌盛。长安,作为大唐的心脏,拥有九条大道向四面八方延伸,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连接着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这些道路不仅是人员往来、物资流通的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