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诗之六十二
以鹡鸰之景,颂兄弟情深与治国感悟——《鹡鸰颂》赏析
鹡鸰颂并序 俯同魏光乘作朕之兄弟,唯有五人。比为方伯,岁一朝见。虽载崇藩屏,而有暌谈笑。是以辍牧人而各守京职,每听政之后,延入宫掖。申友于之志,咏《棠棣》之诗。邕邕如,怡怡如,展天伦之爱也。秋九月辛酉,有鹡鸰千数,栖集于麟德殿之庭树。竟旬焉,飞鸣行摇,得在原之趣。昆季相乐,纵目而观者久之。逼之不惧。翔集自若。朕以为常鸟,无所志怀。左清道率府长史魏光乘,才雄白凤,辩壮碧鸡。以其宏达博识,召至轩槛。预观其事,以献其颂。夫颂者,所以揄扬德业,褒赞成功。顾循虚昧,诚有负矣。美其彬蔚,俯同颂云。
伊我轩宫,奇树青葱,蔼周庐兮。
冒霜停雪,以茂以悦,恣卷舒兮。
连枝同荣,吐绿含英,曜春初兮。
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
桂宫兰殿,唯所息宴,栖雍渠兮。
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馀兮。
顾惟德凉,夙夜兢惶,惭化疏兮。
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实在予兮。
天伦之性,鲁卫分政,亲贤居兮。
爰游爰处,爱笑爰语,巡庭除兮。
观此翔禽,以悦我心,良史书兮。
唐玄宗的《鹡鸰颂》是一篇饱含深情、兼具政治智慧与人文关怀的经典之作。诗前的序文宛如一把钥匙,开启了通往其内心世界的大门,详尽地交代了创作的时代背景与情感缘起;诗歌正文则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以灵动的笔触、丰富的意象,描绘出鹡鸰的灵动之姿,借此抒发真挚醇厚的兄弟情谊,深入表达对治国理政的深刻感悟,全方位展现出唐玄宗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国家治理的审慎思考。
序:兄弟相聚,引发创作
序中“朕之兄弟,唯有五人。比为方伯,岁一朝见。虽载崇藩屏,而有暌谈笑。是以辍牧人而各守京职,每听政之后,延入宫掖。申友于之志,咏《棠棣》之诗。邕邕如,怡怡如,展天伦之爱也。秋九月辛酉,有鹡鸰千数,栖集于麟德殿之庭树。竟旬焉,飞鸣行摇,得在原之趣。昆季相乐,纵目而观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