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诗之十七
唐明堂乐章四
武则天的《唐明堂乐章·迎送王公》以四言诗的形式,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她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盛赞之情,同时也深切寄托了对君臣和谐共处、国家长治久安的殷切期望。下面,让我们通过逐联剖析,深入探寻这首诗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深刻内涵,再从整体上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历史价值。
迎送王公
千官肃事,万国朝宗。载延百辟,爱集三宫。君臣德合,鱼水斯同。睿图方永,周历长隆。
首联:“千官肃事,万国朝宗。”诗的开篇,武则天便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庄严肃穆且气势恢宏的朝觐画面。朝堂之上,数以千计的官员,个个神色恭谨,举止规范,全身心地投入到朝会的各项事务之中。他们身着整齐的朝服,手持笏板,或奏报政务,或聆听旨意,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彰显着对朝廷的敬重与忠诚。而放眼四海之外,万国的使节纷至沓来,他们怀着敬畏之心,带着本国的珍宝与诚意,汇聚于大唐的朝堂,向大唐皇帝表达尊崇与朝拜之意。这一场景,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生动地展现出大唐在当时世界舞台上的崇高威望与繁荣昌盛的国力。武则天目睹此景,内心的自信与自豪油然而生,作为一国之君,能让天下万国臣服,这无疑是对她统治功绩的最好证明。
颔联:“载延百辟,爰集三宫。”此联紧承首联,进一步将朝觐的盛大场景细化描绘。“载延百辟”,众多的诸侯、贵族以及地方大员,接到朝廷的诏令后,纷纷从各地赶来,他们有的长途跋涉,不辞辛劳,只为参加这场盛大的朝会。这些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权贵们,代表着国家各个层面的势力,他们的汇聚,象征着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与统一。“爰集三宫”,他们齐聚于三宫之中,三宫作为朝廷的核心区域,此刻充满了庄重而热烈的气氛。权贵们在这里交流政务、探讨国家大事,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这一场景,不仅直观地展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更深刻地反映出武则天对国家统一和安定的高度重视。只有国家团结一心,才能抵御外侮,实现长治久安,而这场盛大的朝会,正是她凝聚各方力量、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举措。
颈联:“君臣德合,鱼水斯同。”诗歌的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