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夜读全唐诗 > 第309章 后主煜诗之十二《书琵琶背》(1/2)
    后主煜诗之十二

    书琵琶背

    周后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元宗赏其艺,取所御琵琶时谓之烧槽者赐焉。烧槽,即蔡邕焦桐之义,或谓焰材而斫之,或谓因蒸而存之。后临殂,以琵琶及常臂玉环亲遗后主。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

    天香留凤尾,馀暖在檀槽。

    弦上相思,墨里深情:李煜《书琵琶背》赏读

    在南唐后主李煜的情感世界里,周后是无可替代的存在。她的离去,在李煜心中留下了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书琵琶背》便是他在这满心悲戚中,将无尽思念倾注于笔墨的深情之作。借由对周后形象与琵琶的细腻描绘,李煜把对往昔的追忆、对爱人的眷恋,编织进短短二十字里,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开篇:勾勒娇柔倩影,倾诉深切思念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诗的开篇,李煜的笔触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师,轻轻勾勒出周后那柔弱娇美的形象。“肩如削”,短短三个字,却将周后的肩膊刻画得栩栩如生,她的肩膀纤细瘦削,仿佛风一吹便会折断,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不仅展现出周后的柔美身姿,更流露出李煜对她深深的怜爱。在他眼中,周后就像一朵娇艳而脆弱的花朵,需要他的呵护。而“难胜数缕绦”,更是用夸张的手法,强化了周后的娇弱之感,几缕丝绦搭在她的肩头,竟好似成了难以承受的重量。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描绘周后的形象,实则饱含着李煜对她的深切怀念,往昔与周后相处的点点滴滴,随着这一形象的浮现,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他沉浸在对爱人的思念之中。

    转承:琵琶承载深情,往昔余韵悠长

    “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镜头一转,李煜将目光聚焦在周后遗留下的琵琶之上。这琵琶,不仅仅是一件乐器,更是周后的象征,承载着他们共同的回忆。“天香留凤尾”,琵琶的凤尾处,似乎还残留着周后身上独有的香气,那是属于她的味道,带着她的气息,让李煜在抚摸琵琶时,仿佛周后仍在身边。“余暖在檀槽”,檀槽间的余温,仿佛是周后刚刚离开不久留下的,这余温,暖的是琵琶,更是李煜的心。他仿佛能看到周后坐在那里,轻拢慢捻,弹奏出美妙的乐曲,那场景是如此的真实,却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