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王钱镠诗之一
镠,字具美,临安人。唐末,以乡兵讨平刘汉宏、董昌,奄有十三州,建国称王。好吟咏,通图纬学,喜作正书。谥武肃。诗二篇。
巡衣锦军制还乡歌
《吴越备史》:镠生临安石镜乡临水里,有大木,镠幼与群儿戏其下。坐大石,指麾为队伍。镠既贵,昭宗改其乡曰广义,里曰勋贵,所居营为衣锦营。俄又升为衣锦军,号大木为衣锦将军。天复元年,镠于其地大会故老宾客,山林树木,皆复以锦幄,表衣锦之荣。开平四年,镠游〔衣锦〕(锦衣)军,作还乡歌。
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碧天朗朗兮爱日晖。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远来兮相追随。家山乡眷兮会时稀,今朝设宴兮觥散飞。斗牛无孛兮民无欺,吴越一王兮驷马归。
《湘山野录》云:时父老不解此歌,王复以吴音歌云:你辈见侬底欢喜,别是一般滋味子,长在我侬心子里。至今狂童游女能效之。
衣锦荣归,情系桑梓:钱镠《三节还乡兮挂锦衣》全析
在五代十国那段风云变幻、政权更迭频繁的动荡岁月里,各势力纷争不断,百姓生活也随之跌宕起伏。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吴越王钱镠凭借着非凡的智慧与果敢的决策,在乱世中崛起,成就了一番霸业。而他的这首《三节还乡兮挂锦衣》,宛如一段被岁月尘封的珍贵记忆,生动且鲜活地勾勒出其衣锦还乡的宏大而热烈的场景,字里行间饱含着他对家乡炽热的眷恋之情,以及对自己苦心经营下太平盛世的由衷礼赞,为后世徐徐展开了一幅交织着深情与无上荣耀的历史长卷,让我们得以透过文字,一窥那个特殊时代的独特风貌与钱镠的内心世界。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这首诗的逐联精妙之处,并对其展开全面而深入的赏析。
首联: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碧天朗朗兮爱日晖
含义:诗歌开篇,钱镠便以一种豪迈而自信的姿态,将自己衣锦还乡这一人生高光时刻毫无保留地推至读者眼前。“三节还乡”,其中“三节”并非普通的数量指代,在当时的语境下,它代表着一种极高规格与无上荣耀的象征。这不仅是钱镠身份与地位的有力彰显,更意味着他此番归乡,是一场精心筹备、盛大庄重的仪式,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