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偷听?”
阎老西大吼着质问道。
刘文锋淡然的说道:“川军351旅旅长,刘文锋。”
“你有多少人?在哪里?”
听到是川军,阎百川松了一口气,立刻问道。
“就在赞皇县城附近,距离娘子关差不多五十公里左右吧,十个小时能赶到,兵力一个整编旅,7000人。”刘文锋如实回答道。
而之所以强调兵力,是因为这年头有些部队吃空饷严重,报着一个旅的编制,但兵力却仅有三千人、四千人的样子。
刘文锋又问道:“不知够不够?”
不待阎老西开口,黄季宽连忙道:“够了够了!川军弟兄,麻烦你直接去雪花山附近,我会联系第二十七师接应你。”
刘文锋点头道:“知道了!守土抗战,我辈义不容辞,川军义不容辞。”
说完这句话,刘文锋便直接挂断了电话,立刻对着副官杨锴问道:“传令,改变方向,去雪花山。”
杨锴犹豫了一下,提醒道:“旅座,我们接到的命令是火速赶往淞沪增援。之前擅自调动部队出川,已然是大错了,这个时候如果再转向,那就是抗命了。”
抗命,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大忌,能直接枪毙的。
但刘文锋却不管这么多,态度坚决的说道:“要杀杀的也是我刘文锋,杨副官,执行命令吧。”
“至于刘总司令那边,发电通知一下就好,如果他要枪毙我,不劳他动手,我自己来。”
这事儿对于刘文锋而言,真不是什么事儿。
他好歹也是刘元勋的幺爸,刘元勋怎么可能因为这种事儿就毙了他?
反正都是打鬼子,在哪儿打不是打?
况且刘文锋自己都清楚,淞沪现在就是个屠宰场,他这一个旅的兵力,过去也是送。
当然了,行军打仗,伤亡在所难免,被鬼子打的全军覆没,也是正常之事。
但相比淞沪,显然是晋省这边要好打一点,还正好碰上了,既然如此的话,不如就在晋省先打着。
淞沪那场仗,他们没有理由打的赢。
当然,不单单是淞沪。
晋省之战的结局,也不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