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堡垒一般的古老建筑,和那些来往的众生。
说起来,苍原县城只是一座名不见经传边塞小城,在整个华夏版图上,小到几乎忽略不计。
据说在古代,这里只不过是一座用来给往来客商补给饮水和歇脚的小小客栈,它的名字老早就叫做苍原客栈。
也不只是为往来客商补给饮水和歇脚,事实上,在苍原客栈里停留的,更多的是一些被朝廷通缉的要犯、为了躲避战乱从四面八方涌入的各国难民、被洗劫一空后沦为新的流浪汉的商人,以及种种原因造成的一些无家可归的人。
随着聚集的人口越来越多,这里逐渐由一座客栈,发展成一个村,再由一个村,发展成一座镇子,再后来,终于发展成了一座功能完善、初具规模的小城。
但是,无论它怎么发展,有一点却始终没有变过,它的名字都叫“苍原”。
大家不妨发散思维想一想,这里地处戈壁荒原,土地不能耕种,也无草场可以放牧养殖,就连树木都没有一棵,更无猎可狩,那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会以何为生呢?
不难想象,善良的人们,自然是靠为往来客商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服务业:男人靠出卖苦力,女人靠出卖色相,换取些许食物和小费,赖以生存。
但是,不善良的人们又会如何呢?
答案不言而喻,自然是靠打家劫舍,洗劫过路客商财物,至少,抢一匹马、一匹骆驼,哪怕是一只羊,或是卖钱换食物,或是直接宰了吃。
事实的确如此,在这片土地上,这一切都是非常正常的,甚至是可以津津乐道的,既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也不需要背负道德包袱。
他们的生存方式,就跟丛林世界里的动物没有两样,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不适者,爱咋咋滴!
也因此,这里的民风,跟淳朴不沾边,应该说相当的彪悍,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腰间佩刀的汉子。
当然也包括女汉子。
政府虽然也三令五申收缴民间私藏的武器,但在这里,几乎是行不通的。
对于这里的老百姓来说,出门不带把刀,心里就老不踏实,情况远比现在的人们出门忘带手机要严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