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夫子见他们笑了,板着脸,“日后每日清晨,早到两刻钟,健其体魄,强其肌肤。”
他是经历过科举考试的,哪怕是最简单的童生,前面两场分别考一天,最后一场考两天。
考房的环境是非常逼仄的,环境奇差,学子身体如果不过关,定然发挥不出实力。
众多学子闻言,心里叫苦,面上却不敢流露分毫,乖乖拱手行礼:“喏。”
约莫过了半个小时,快接近山顶的时候,拐过一道背阴的山林,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一片绿意盎然的草地出现在前方,草地左上角还有一个石台。
阳光打在草地上,晶莹发亮,好似一张绿色的毛毯。
草地上有零零散散的黄色花朵,花朵上空还能看到蝴蝶蜜蜂翩翩起舞。
往前走数十步,来到石台上,这才发现这是一个突出的山体,下方是近乎垂直的悬崖,看着便心生恐惧。
前方是连绵起伏的山峰,往侧面一看,便能看到青山村的大部分状况,一块块梯田变成了小小的一面镜子。
登高远望,心旷神怡,怪不得古代诗人都喜欢游山玩水,的确是陶冶情操的好去处。
众人各自形成小圈子,盘膝坐在石台上,正衣冠,拿出书箱,观赏远处风景。
陈及冠旁边自然是丙堂的同窗,而且是离夫子最近的地方,也是最好的观景位置。
“诸位同窗,难得外出采风,赏景虽雅,却少了几分乐趣,不如我等效仿先贤,举办一场文会如何?”
一名十七八岁的儒雅学子站起身,拱手提议。
“善!”
“不错。”
众人纷纷附和。
但又为举办什么文会起了争执,有些人想以诗会友,有些人想比拼画技,还有人想讨论学识。
周夫子直接开口:“便以诗会友吧,以登山为题,可即兴发挥,也可吟诵古人名句。”
说完,顿了顿,道:“老夫添个彩头,表现出彩者,可到我书房中随意挑选一本书。”
这是照顾到所有学子,毕竟丙班和丁班的学子还没有开始学习试帖诗,更遑论作诗。
而众人听到有彩头,更加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