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张兄,话本虽好,可终究只是一读物罢了,吾辈读书人,当头悬梁锥刺股,发愤学习圣人之说,当为正道。”
张银宝闻言,面露愧色,垂下眼帘,“圣人之说当然极好,奈何为兄的脑子就是不开窍,想来是没有读书的天赋,更别说科举了。”
说着,他洒脱一笑,“我自知本事斤两,能读书写字,便够了,日后去继承我爹的家产便可。”
陈及冠见状,也不再多说。
人各有志,张银宝可没有什么必须考取功名的理由。
身为商人之子,虽然在社会地位低下,但是吃喝是不愁的。
反倒是一旁的徐锦书,目露深思,随后回到自己的座位,挺直身子,认真捧着手里的书籍。
学堂再次陷入安静,陈及冠也将全部心思放在了面前的字帖上。
经过一个半月的练习,他现在的字明显大有长进。
这其中一方面是他每天坚持练习,另一方面则是夫子的指导,教给了他很多技巧。
别小看毛笔字,里面的门道多着呢,一幅上好的字画,足够让人一辈子吃喝不愁。
陈及冠现在的毛笔字虽然说不上惊艳,但至少字形优美,结构标准,一眼看过去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比同龄人写的好很多。
但是夫子也说过,他的字颇具工匠气,少了一丝灵气。
通俗点说,就是模仿痕迹很明显,缺少了自己的风骨,反而不像学堂其他学子那般百花齐放。
对于这一点,陈及冠也没办法。
他体内毕竟有个成人灵魂,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很多习惯已经改不过来。
只能靠日后多加习练,感悟自然,感悟圣人之说,将自己的书法提升起来。
想要在科举中进步,一手好字太重要了。
依稀记得前世有过一篇报道,历朝历代所有状元的考卷拿出来的时候,无一不是书法大家。
陈及冠虽然没有考取状元的野心和自信,但书法提升对他来说是没有半点儿坏处的。
不知不觉,太阳西斜,将学堂内众人的身影拉的老长。
郭和与秦峰双手提着石板,一前一后走进学堂。
陈及冠这才发现铺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