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相当不错。
冬日的暖阳悬挂在高空,洒下大片阳光。
万里乌云,碧蓝天空像是一个巨大的玻璃倒扣在大地上。
山林青翠,寒风呼啸,大地似乎重新焕发了生机。
竹栅栏围成的小院里,陈及冠坐在藤椅上,手里捧着一本《论语》。
线装的书籍已经泛黄,边缘处满是褶皱,记录着它的时光。
这本《论语》是秀才爹留给他的,秀才爹在读书这件事确实认真,这本《论语》不知被翻了多少遍,字里行间满是用毛笔做的批注。
阳光打在身上,晒得人暖洋洋的,陈及冠看得很认真。
多亏了秀才爹,他自从两岁会开口说话后,便开始启蒙。
如今八岁,大部分的字都能识全,《三字经》和《千字文》更是能全文背诵。
经过两天的休养,身子已经彻底好了起来,于是他便来到院子,拿了一本《论语》细细看了起来。
《论语》他在前世自然是学过的,但学的时候囫囵吞枣,只能记得大概内容,理解的并不深。
但是里面的语句博大精深,有许多种理解方法。
比如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
表面意思就是,不知道生的道理,又怎么知道死亡的道理?
但这句话从生命本质的角度理解的话,可以警示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珍惜和体验生命,追寻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因为我们无法了解生命起源和死后的情况,所以要尽可能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这些内容是从秀才爹的批注里面看出来的,陈及冠看着觉得越发有道理。
毕竟二世为人,他现在能够静下心研读这些东西,反而觉得挺有意思。
而且他发现自己恢复前世记忆以后,本就灵光的脑子变得更好用了。
书籍上的内容,只要自己认真记忆,基本上读了两遍就能记住。
如此一来,他就读得更起劲,对今后的科举多了一些信心。
虽然他有前世记忆,但一点儿不敢小看古代的科举难度。
爹能考上秀才,那真是人中龙凤,他的要求也不高,能考上秀才便知足。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