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番交谈,陈及冠也了解了两位同窗的身世。
徐锦书乃是地主之子,徐有财是白马镇远近闻名的地主,家中良田几百亩。
听说还花钱捐了一个员外,步入乡绅阶层。
而张银宝则是商人之子,生意做的可不算小。
听他说,生意已经做到了县城,家中有书铺,酒楼,点心铺子。
怪不得长得白白胖胖的,人家从小就不缺油水。
而这种白白胖胖的小子,是大人最喜欢的,看着像是福娃娃,喜庆得很。
当他们问道陈及冠的身世时,陈及冠大大方方道:“家父陈青云,于三月前仙逝,如今家境窘迫,全靠阿姐和姐夫操持。”
“陈先生?!”
徐锦书惊呼一声,叹一口气,“冠弟,请节哀。”
陈及冠摆摆手,“不妨事,我已看开,只是闲暇之时,不免悼念家父,这个砚台,便是家父遗留下来的,以便让家父时刻督促。”
短短几句话,便将他好学、孝顺的形象立起来了。
果然,徐锦书和张银宝肃然起敬,朝砚台拱手,“冠弟,不愧是先生之子。”
徐锦书更是感慨,“当初家父本想让我拜陈先生为夫子,可惜,天不遂人愿。”
张银宝认可点头,“陈先生的才名远近闻名,差点便能中举,实乃我等读书人之楷模。”
陈及冠表面波澜不惊,心中却是愕然,没想到秀才爹的名声这么大。
他回道:“周夫子同样是极好的人,我等有如此良师教诲,必定有所成就。”
两人附和点头,“冠弟所言有理,我等当日日勤勉,不负师恩。”
“叮铃铃”
许伯来到院子,敲响手中铜铃,提醒诸位学子到了研习功课的时间。
略微嘈杂的学堂顿时落针可闻,陈及冠拿出《大学》,开始看了起来,每次自己有所感悟的时候,就用炭笔在线装白纸上记录下来。
他舍不得用毛笔,毕竟墨水可不便宜,能省则省。
再说毛笔写出来的字虽然好看,但是书写的效率太低,不方便记录。
等待好一会儿,夫子依旧不见踪影,陈及冠疑惑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