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见过夫子。”
一走进书房,徐锦书毕恭毕敬行礼,眼里满是激动和感激。
周礼平轻轻点头,“不必多礼,徐锦书,你素来聪慧,身为员外之子,本衣食无忧,向学之心却如此坚定,甚是难得,当持之以恒,不忘初心才是。”
“学生谨记于心,必不敢忘夫子之言。”
周礼平点头,步入今天正题,“今日,我们继续学习《孟子》。”
徐锦书闻言,连忙正襟危坐,心中庆幸自己之前浏览了一遍《孟子》。
“《孟子》云: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何解?”
徐锦书绞尽脑汁思考的时候,陈及冠已经回道:“学生以为,孟子是想警示后人,用你这样方法,来求取你想获得的东西,就像是爬到树上去捉鱼一般。”
周礼平点点头,“理解尚可,那树上可有鱼乎?”
徐锦书积极表现自己,“夫子,树上自然没有鱼。”
“那孟子通过缘木求鱼,是想警示后人什么?”
徐锦书心中有一个模糊的答案,但还没来得及措辞,陈及冠便神态自若回答。
“学生以为,说话做事,都需要讲究方法,方法对了,能事半功倍,方法错了,哪怕是事倍功半也达不到目的。”
“就比如我们读书求学,一味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只会变成榆木脑袋,被人笑话成书呆子。”
“应当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将书上的知识运用到现在生活中,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两相验证,如此,才能活灵活现。”
周礼平眼冒金光,抚掌道:“善,大善,理论与实际结合,方可使学识融会贯通,而不是如赵括一般,成为纸上谈兵之人。”
徐锦书眼神有些茫然,总感觉自己跟不上他们的思想跳跃。
不是在说缘木求鱼吗,怎么又提到纸上谈兵了?
往常夫子在学堂上可不是如此讲课的,而是自己先说一遍理解,用各种典故事例,循循善诱,他听的自然很轻松。
可现在夫子只是抛出一个引子,其余的全靠他们自己理解扩散。
更让他感到憋屈的是,陈及冠脑子里好像永远都有答案一般,能快速回答出